智慧时代海洋空间信息理解和认知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22:16
海洋空间信息服务面临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时代海洋空间信息服务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了海洋空间信息思维特征和智慧时代海洋空间信息思维新需求,讨论了智能海洋空间信息理解和认知在智慧海洋空间信息服务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认为,智能海洋空间信息认知服务是应用创新的关键,海洋空间认知服务的基础是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和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构建与服务的核心问题。对智慧时代海洋空间信息认知服务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构建了海洋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模型,设想了智能空间信息服务创新应用的模式,为我国智慧海洋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关键技术创新思考。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29(0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智能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
如图1所示,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有别于现有的地理空间框架模型。其利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智能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表达信息、发布信息、集成信息。将一朵朵海洋调查、海域监测、海洋观测的信息“云”架构在透明的海洋地理空间框架上,形成以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为龙骨支撑的智慧时代海洋自然资源信息化“云原生、大平台、微应用”的航母级“一平台”。因此,智慧时代海洋监测评价、海洋灾害预警、海洋政务管理等决策由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驱动和支撑,成为海洋空间信息理解的新需求。例如,人们对海洋信息理解和空间认知因大脑记忆容量和记忆时间等存在差异性,包括海洋空间信息基准、标准、认知、时空变化、不确定性、解译与反演、表达与可视化等基础理论知识也存在时效差别[23]。因此,不同的决策者对于各种海洋信息的丰富度、时效度和意象是有限的和不确定的。海洋空间信息框架强大的地理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虚拟透明服务,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海洋及海岸带区域地球圈层间信息传输理化过程,揭示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从而实现海洋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宏观调控与决策支持[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感知到动作决策一体化的类脑导航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 杨闯,刘建业,熊智,赖际舟,熊骏. 航空学报. 2020(01)
[2]探索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J]. 王媛满. 计算机与网络. 2019(17)
[3]新技术融合下的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实践创新[J]. 陈晓红. 商学研究. 2019(01)
[4]智能交通中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J]. 宁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8(09)
[5]人工智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 乔晓楠,郗艳萍. 经济纵横. 2018(06)
[6]“互联网+”智慧环保生态环境多元感知体系发展研究[J]. 刘文清,杨靖文,桂华侨,谢品华,刘锐,卫晋晋. 中国工程科学. 2018(02)
[7]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 王如玉,梁琦,李广乾. 管理世界. 2018(02)
[8]海洋物联网云平台发展趋势与挑战[J]. 郭忠文,姜思宁,刘超,任兴元. 海洋信息. 2018(01)
[9]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在海洋综合管理中的应用[J]. 毕文璐,姜晓轶,张峰,张建辉,张洁.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1)
[10]基于云计算的流数据集成与服务[J]. 王桂玲,韩燕波,张仲妹,朱美玲. 计算机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2983689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29(0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智能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模式
如图1所示,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有别于现有的地理空间框架模型。其利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智能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表达信息、发布信息、集成信息。将一朵朵海洋调查、海域监测、海洋观测的信息“云”架构在透明的海洋地理空间框架上,形成以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为龙骨支撑的智慧时代海洋自然资源信息化“云原生、大平台、微应用”的航母级“一平台”。因此,智慧时代海洋监测评价、海洋灾害预警、海洋政务管理等决策由智能海洋空间信息框架驱动和支撑,成为海洋空间信息理解的新需求。例如,人们对海洋信息理解和空间认知因大脑记忆容量和记忆时间等存在差异性,包括海洋空间信息基准、标准、认知、时空变化、不确定性、解译与反演、表达与可视化等基础理论知识也存在时效差别[23]。因此,不同的决策者对于各种海洋信息的丰富度、时效度和意象是有限的和不确定的。海洋空间信息框架强大的地理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虚拟透明服务,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海洋及海岸带区域地球圈层间信息传输理化过程,揭示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从而实现海洋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宏观调控与决策支持[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感知到动作决策一体化的类脑导航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 杨闯,刘建业,熊智,赖际舟,熊骏. 航空学报. 2020(01)
[2]探索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J]. 王媛满. 计算机与网络. 2019(17)
[3]新技术融合下的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实践创新[J]. 陈晓红. 商学研究. 2019(01)
[4]智能交通中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J]. 宁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8(09)
[5]人工智能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 乔晓楠,郗艳萍. 经济纵横. 2018(06)
[6]“互联网+”智慧环保生态环境多元感知体系发展研究[J]. 刘文清,杨靖文,桂华侨,谢品华,刘锐,卫晋晋. 中国工程科学. 2018(02)
[7]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 王如玉,梁琦,李广乾. 管理世界. 2018(02)
[8]海洋物联网云平台发展趋势与挑战[J]. 郭忠文,姜思宁,刘超,任兴元. 海洋信息. 2018(01)
[9]中国“数字海洋”信息框架在海洋综合管理中的应用[J]. 毕文璐,姜晓轶,张峰,张建辉,张洁.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1)
[10]基于云计算的流数据集成与服务[J]. 王桂玲,韩燕波,张仲妹,朱美玲. 计算机学报. 2017(01)
本文编号:2983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983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