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研究及燃烧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10 15:21

  本文关键词: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研究及燃烧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煤粉燃烧器 气固两相流 实验研究 冷态模拟 燃烧模拟


【摘要】:燃烧器作为锅炉燃烧的关键设备,对锅炉着火和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的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旨在解决现行燃烧器的劣质煤难燃、煤种适应性窄、低负荷运行不稳定和污染物生成量高等问题。本文针对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燃烧器射流的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从流场分布、浓度场分布及粒子运动轨迹等角度对燃烧器原始模型气固两相流特性进行优化,并模拟研究了优化后模型的燃烧特性。本文依据冷态模化理论建立了燃烧器的原始模型结构并设计完善了撞击预燃室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冷态实验系统,在此实验系统上研究了燃烧器的冷态流场和颗粒浓度场。研究表明,该燃烧器二次风进风切向角度30°、轴向角度45°的原始模型“飞边”严重。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冷态实验系统的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数值建模并划分网格,通过模拟不同的k-ε湍流模型并对比实验结果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能够对燃烧器的气体流动和颗粒浓度进行正确描述。研究发现,撞击预燃室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特性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次风进风角度过大造成的。为优化该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特性,本文模拟了不同二次风进风角度下的燃烧器出口流场分布、浓度场分布及粒子运动轨迹。研究表明,燃烧器的气固两相流特性与二次风进风的切向角度和轴向角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切向角度的减小,旋流强度减小,扩展角减小,气流的卷吸能力减小,射流长度增加,“飞边”现象消除。二次风轴向角度主要影响旋流气体的刚性,对旋流气体的旋流强度和回流区影响不大。二次风轴向角度越小,气流贯穿能力越强,射流长度越大。燃烧器数值模拟优化结果表明,燃烧器二次风进风切向角度5°、轴向角度20°时,燃烧器的流场分布及粒子运动轨迹最合理,旋流气体卷吸高温烟气到预燃室根部,外回流区卷吸四周的烟气保持稳定燃烧,煤粉粒子在主旋流区附近运动。基于FLUENT软件平台,本文进一步对优化结构条件下(二次风进风角度为5°和20°)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的煤粉燃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燃烧发生在预燃室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炉膛内。第一阶段燃烧后的风粉气流离开预燃室进入炉膛时温度已经达到1200~1300K,这样的燃烧方式对劣质煤的稳燃十分重要。燃烧器火焰在炉膛中的充满度适中,火焰长度约为1400mm,火焰中心温度约在1900K左右。
【关键词】:煤粉燃烧器 气固两相流 实验研究 冷态模拟 燃烧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3.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2.1 燃烧器的研究现状12-16
  • 1.2.2 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16-18
  • 1.3 本文研究内容18-19
  • 1.4 本章小结19-21
  • 第二章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的设计思想及稳燃机理21-31
  • 2.1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的设计21-24
  • 2.1.1 设计思想21
  • 2.1.2 模型模化21-24
  • 2.2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稳燃机理分析24-29
  • 2.3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冷态实验研究31-45
  • 3.1 实验系统31-41
  • 3.1.1 燃烧器及炉膛结构31-33
  • 3.1.2 给料装置33-37
  • 3.1.3 速度与浓度测点布置37-38
  • 3.1.4 速度与浓度的测量38-41
  • 3.2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冷态实验结果分析41-44
  • 3.2.1 流场分布41-42
  • 3.2.2 浓度场分布42-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45-65
  • 4.1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45-51
  • 4.1.1 数值模拟方法分类45-46
  • 4.1.2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的物理数学模型46-51
  • 4.2 网格的设计与处理51-53
  • 4.3 边界条件53
  • 4.4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53-63
  • 4.4.1 燃烧器冷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53-57
  • 4.4.2 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特性的优化57-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撞击预燃室燃烧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65-73
  • 5.1 煤粉燃烧模型65-68
  • 5.2 网格的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定68
  • 5.3 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68-72
  • 5.3.1 温度场分布68-70
  • 5.3.2 组分场分布70-72
  • 5.4 本章小结72-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民;张海;吕俊复;岳光溪;;双通道低氮煤粉燃烧器飞灰碳形成机理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9年03期

2 晟华;;陆德“火浪神”煤粉燃烧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7期

3 刘延超;;既划算又实用的“火浪神”Ⅱ代煤粉燃烧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年09期

4 李宁;;双强煤粉燃烧器在600MW机组的应用[J];山西电力;2010年01期

5 李拥军;;煤粉燃烧器的改进试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36期

6 许仕圣;双流道二次空气煤粉燃烧器试验[J];发电设备;1987年03期

7 王臣义;冷风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J];工程机械;1988年09期

8 张雅蔚;摆动式煤粉燃烧器热态摆动的要点[J];锅炉技术;1991年06期

9 陈刚,张志国,丘纪华,陈迪训;高浓度煤粉燃烧器实验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S1期

10 闫维平,徐通模,刘庆利,宋超翼;轴向叶片型旋流式煤粉燃烧器的试验研制[J];中国电力;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包建锋;胡家震;姜义道;张秀兰;;旋流式煤粉燃烧器应用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方庆艳;汪华剑;张志国;傅培坊;周怀春;;一种可调节自适应煤粉燃烧器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牛海峰;张勇刚;张志鹤;张崇坤;张崇坤;;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叶片磨损方式的研究[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4 王纪宏;;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在燃贫煤300MW机组的应用研究[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6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李鸿雷;;气泡雾化小油枪煤粉燃烧器在420t/h锅炉中的应用[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交流协作网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何立波;赵黛青;汪小憨;杨卫斌;陈恩鉴;;低尘低NO_x高效煤粉燃烧器的开发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王纪宏;李志忠;王明军;;多级浓缩燃烧技术在100MW机组上的应用[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交流协作网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汤杰群;李成元;李卫泽;;Pillard煤粉燃烧器在我公司的使用[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9 张积秋;杜国华;付强;;百叶窗式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在670T/H无烟煤锅炉上稳燃与节油实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禾状;水泥工业用多通道煤粉燃烧器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魏生;扬州银焰智能型煤粉燃烧器成为省高新技术产品[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记者 张长勇 特约记者 穆惠民;民营企业也要重视标准化工作也要高起点[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江旭昌;回转窑煤粉燃烧器的失效分析与对策(中)[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驻江苏记者杜小卫;扬州银焰智能型煤粉燃烧器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韩涛;改革创新 实干兴业[N];中国建材报;2014年

7 江旭昌;回转窑煤粉燃烧器的失效分析与对策(上)[N];中国建材报;2011年

8 张珂斌;关于煤粉燃烧器喷头模块化的设计制造安装[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驻武汉记者 黎江东;武汉理工大学四通道煤粉燃烧器出口泰国[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金太和;技改创出的奇迹[N];安徽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研究及燃烧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路明;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微油点火的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齐永霞;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内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4 王晓琴;新型煤粉燃烧器的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1年

5 刘众擎;天然气助燃的煤粉燃烧器设计及数值仿真[D];集美大学;2015年

6 朱建飞;撞击预燃式煤粉燃烧器冷态流场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志建;无烟煤混煤煤粉燃烧器的设计及数值仿真分析[D];集美大学;2015年

8 董小林;撞击预燃室煤粉燃烧器的结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徐岩;新型煤粉燃烧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徐颜军;220t/h煤粉炉少油点火机理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7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07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