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气孔与叶脉结构的吸液芯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植物气孔与叶脉结构的吸液芯结构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其对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不增加散热器件体积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散热效率,获得散热区域良好的均温性,已成为管式(热管)或平板式(均热板)散热器件设计领域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自然界中,植物形成的特有的庞大植物枝干叶片结构具有自身独有的传质传热机制。从自然进化角度看,耐候性植物叶片中的气孔与叶脉结构更能保证水分的传输与热量的传递,因此将植物叶片的传热与传质结构应用于新型均热板吸液芯结构的设计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耐热性植物气孔与叶脉结构系统为根据,研究其内流体流动与热传导特性。将气孔内腔结构应用于吸液芯蒸发端微结构单元的设计,将植物叶脉系统用于整体吸液芯结构的设计,构建出一种新型均热板吸液芯结构。这种新型吸液芯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渗透率与毛细力的矛盾问题,即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与较大的毛细力,整体表现为均温性较好,热阻较低。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首先通过观察实际耐热性植物的叶片与气孔结构,测量了气孔的密度、尺寸。对气孔庞大的内腔结构运用扩散定律以及质量守恒方程进行理论计算,并分析比较几种常见气孔形状的结构优劣性。(2)选取性能优越的气孔结构进行传热理论计算,并与一般的微单元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构在传热方面的优势。(3)测量了叶脉的分叉角度、宽度、斜度、内部流体流速等参数,并以此构建模型对其进行流动与传热的模型仿真。重点分析了叶脉对称与平行结构、分叉角度对其整体结构热传导的影响。(4)在对气孔与叶脉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制备了新型仿植物叶脉吸液芯结构,并运用实验手段和数值方法模拟了仿生均热板蒸发端的工作情况。通过不同的外部条件变化,提取数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了带有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叶脉参数及不同分形角度的均热板吸液芯结构的传热性能。
【关键词】:气孔内腔结构 叶脉分形 吸液芯 传热与传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
- 1.2 均热板工作原理10-12
- 1.3 均热板吸液芯结构12-15
- 1.3.1 烧结型吸液芯12
- 1.3.2 沟槽型吸液芯12-13
- 1.3.3 复合型吸液芯13-14
- 1.3.4 仿生型吸液芯14-15
- 1.4 植物水分运输与传热15-17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17-18
- 1.5.1 论文研究来源与研究目标17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6 本章小结18-19
- 第二章 植物气孔结构与其传热传质19-29
- 2.1 引言19-20
- 2.2 气孔结构模型描述与计算20-26
- 2.3 气孔模型仿真与对比26-27
- 2.4 四种结构的理论计算验证与对比27-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气孔微结构模型传热与传质29-41
- 3.1 引言29
- 3.2 气孔真实数据提取29-31
- 3.3 吸液芯微结构热阻理论模型推导31-38
- 3.3.1 气孔内腔微结构热阻31-34
- 3.3.2 柱型内腔微结构热阻34-35
- 3.3.3 立柱环绕微结构热阻35-36
- 3.3.4 三种结构热阻比较36-38
- 3.4 模型结构仿真38-40
- 3.4.1 模型与边界条件38
- 3.4.2 仿真结果分析38-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植物叶脉结构及其性能41-56
- 4.1 引言41-42
- 4.2 叶脉真实数据提取42-43
- 4.3 叶脉流速实验43-48
- 4.3.1 叶脉流速实验设计43-45
- 4.3.2 实验操作过程45
- 4.3.3 图像处理与数据提取45-46
- 4.3.4 叶脉流速计算结果46-48
- 4.4 叶脉结构传热与传质模拟48-54
- 4.4.1 模型与边界条件48-50
- 4.4.2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50-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均热板吸液芯性能研究56-73
- 5.1 引言56
- 5.2 叶脉与气孔结构综合仿真与分析56-61
- 5.2.1 模型与边界条件56-58
- 5.2.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58-61
- 5.3 吸液芯的设计与制造61-63
- 5.3.1 吸液芯的设计61-62
- 5.3.2 均热板的制造62-63
- 5.4 实验方案设计与平台搭建63-66
- 5.4.1 试验方案设计63-64
- 5.4.2 实验平台搭建64-66
- 5.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66-72
- 5.5.1 数据提取说明66-67
- 5.5.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67-68
- 5.5.3 测量结果分析68-72
- 5.6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一) 主要结论73-74
- (二) 研究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4
- 附表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旺;邹勇;赵亮;程林;;环路热管吸液芯毛细抽吸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2 郑丽;王爱明;李菊香;;热管吸液芯的研究进展[J];低温与超导;2011年04期
3 童明伟;胡鹏;杨颖;刘彬;吴中正;;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设计与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张洪济,辛明道,陈远国,雷亨顺;烧结粉末吸液芯——水热管性能及蒸发传热的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5 赵孝保;吸液芯热管设计因素分析与修正[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03期
6 陈强;黄永华;;热管吸液芯微细孔槽中的蒸发液面特性[J];化工学报;2014年S1期
7 赵雅楠;闫涛;梁惊涛;;低温回路热管吸液芯渗透率测试及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7期
8 胡鹏;童明伟;陈才;于佳佳;王茜;孙亚辉;;毛细吸液芯冷却顶板流动阻力及制冷特性[J];化工学报;2012年01期
9 李西兵;李勇;汤勇;周述璋;;烧结式微热管吸液芯的成型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10 白z\;张红;许辉;;新型组合式吸液芯高温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毅;基于植物叶片结构的仿生均热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蒋乐伦;扁平热管微孔槽烧结复合吸液芯成形及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佳寅;铜—水环路热管(LHP)强化蒸发与抑制热泄漏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嘉斌;复合吸液芯超薄微热管制造工艺及传热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侨鹏;铜超亲水复合吸液芯制造及其润湿和毛细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力;基于植物气孔与叶脉结构的吸液芯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黎子曦;超薄均热板制造工艺及其传热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方朝斌;基于金属纤维和粉末烧结的复合吸液芯的制造及毛细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伟;基于Y-形单元分形吸液芯结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施文博;外星球核反应堆中热电转换装置吸液芯组件的研制与试验[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吴菊红;应用于微小型热管的斜齿型微沟槽吸液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董甜;新型玻璃丝纤维吸液芯结构平板式微热管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中正;毛细吸液芯辐射换热板的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9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0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