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5:41
本文关键词:能源安全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安全 系统构建 指标体系 集成评价 战略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其安全已受到政府和众多学者的瞩目,成为国家资源安全与战略的重大问题。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与世界总消费之比为22.4%。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之一,中国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BP世界能源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整个能源结构的86.7%,化石能源安全水平在很大-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能源安全水平。因此,对中国化石能源安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代表性。能源安全的概念自提出后得到政府和大众的普遍关注,能源安全以其重要性也备受学者们关注。早期学者从可用性和可购性展开对能源安全的研究,其重点是能源储量的勘查与开发,以及经济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可获性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而近期的研究则综合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加入了环境可接受性、国家保障等。学者们对能源安全问题加以了探讨,其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以及对策仍是学者主关注的焦点,运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在系统构建和评价方法上仍具研究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拟解决以下关键科学问题:如何表征中国能源安全系统?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怎样的?中国能源安全水平如何?有效的安全战略保障体系是怎样的?基于此,本文试图构建能源安全系统,并据此建立能源安全评价体系,集成五种方法评价了我国三种化石能源近13年来的安全状况和水平,据此提出相应的战略和对策。本文将研究集中在:(1)从三种重要化石能源的禀赋、供需状况、对外依存度、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充分借鉴4A能源安全概念等的研究成果,提出2AST的能源安全系统,为能源安全评价建立理论框架;(3)从资源禀赋、供求状况、安全保障能力等层面,分析得出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遴选能源安全的相应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研究提出一套适合能源安全评价的集成评价方法,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例进行评价;(5)基于能源安全系统及集成评价结果,确定能源安全的战略及措施。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从能源安全的概念、影响因素、评价和能源安全战略四个维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而明晰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第二章,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问题分析。本章对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各种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当前我国能源安全系统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具体分析了我国三大重要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安全的形势;系统概括和阐述了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能源安全系统构建。本章从能源基础、供需、环境以及代际等方面,对能源安全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提出了“2AST”能源安全系统(包括可用性、可获性、可持续性和技术发展四个子系统),阐述了能源安全系统的均衡、可持续、全球化、强调代际和动态等特征,系统解析了能源安全系统的本质、系统要素和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机制,为能源安全评价建立了理论框架。第四章,能源安全的评价体系设计。本章从能源资源禀赋、技术、经济、国内外供给与需求、政治、运输、军事和政策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出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根据提取的关键影响因素,吸取借鉴已有成果,从可用性、可获性、可持续性、技术发展层面选取能源安全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功能/意义、计算公式、指标类型。基于某些数据的不可得等因素,将指标体系精简为四维度19个指标,为后续评价研究提供了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五章,能源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本章对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与汇总,并结合能源安全的特征,选取了层次分析法、加速遗传算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来构建了能源安全集成评价模型AGA-EAHP-EM-GRA-TOPSIS,以解决能源安全的评价问题。第六章,我国能源安全集成评价。本章选取了三种重要的传统化石能源来演示AGA-EAHP-EM-GRA-TOPSIS模型在能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步骤。首先收集了我国三种传统化石能源近13年的19个指标数据;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采用AGA,EAHP和EM获取,综合评价采用GRA和TOPSIS方法,得出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安全水平,以期为能源安全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和应用范例。第七章,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研究。本章基于可用性、可获性、可持续性、技术发展分析了能源安全的风险来源;从供给、需求和国家保障三个层面确定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目标以及开源、节流、保障三大保障重点;通过分析与借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前苏联等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初步制定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最后根据上述章节的分析分别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种重要化石能源,基于可用性、可获性、可持续性、技术发展提出了战略措施。第八章,结束语。本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归纳了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论文基于以上研究,旨在能源安全系统构建、指标体系设计、方法改进、集成评价、战略体系等方面提出新的体系架构、科学的集成评价方法、以及战略构想,以期丰富和拓展能源安全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及时跟踪、掌握能源安全动态以及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本研究取得以下创新:创新1:在4A能源安全概念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2AST能源安全系统,系统解析能源安全系统的本质、系统要素和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创新2: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加速遗传算法,并集成熵值法、灰色关联法和TOPSIS等方法进行集成,构建评价模型来评价和分析我国三种化石能源安全状态和水平,以期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和应用范例。
【关键词】:能源安全 系统构建 指标体系 集成评价 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
【目录】:
- 作者简介7-9
- 摘要9-12
- ABSTRACT12-23
- 第一章 绪论23-4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3-25
- 1.1.1 研究背景23-25
- 1.1.2 研究意义2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5-40
- 1.2.1 能源安全的概念26-29
- 1.2.2 能源安全影响因素29-31
- 1.2.3 能源安全评价31-36
- 1.2.4 能源安全战略36-38
- 1.2.5 现有研究评述38-40
- 1.3 研究框架40-43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40-41
- 1.3.2 主要创新点41
- 1.3.3 研究方法41-42
- 1.3.4 研究思路42-43
- 第二章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及问题分析43-54
- 2.1 我国能源安全的总体形势43-49
- 2.1.1 优势分析43-45
- 2.1.2 劣势分析45-47
- 2.1.3 机遇分析47-48
- 2.1.4 威胁分析48-49
- 2.2 我国三大化石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49-51
- 2.2.1 石油的安全形势50
- 2.2.2 天然气的安全形势50-51
- 2.2.3 煤炭的安全形势51
- 2.3 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51-54
- 第三章 能源安全系统构建54-63
- 3.1 能源系统54-55
- 3.2 能源安全的内涵和特征55-57
- 3.2.1 能源安全的内涵55-57
- 3.2.2 能源安全的特征57
- 3.3 能源安全系统的构建57-59
- 3.4 能源安全系统解析59-63
- 3.4.1 能源安全系统要素及功能59-61
- 3.4.2 能源安全系统运行机制61-63
- 第四章 能源安全的评价体系设计63-76
- 4.1 影响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确定63-67
- 4.1.1 能源供给影响因素64-65
- 4.1.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65-67
- 4.1.3 国家保障因素67
- 4.2 能源安全指标设计原则67-69
- 4.2.1 系统性原则67
- 4.2.2 科学性原则67-68
- 4.2.3 明确性原则68
- 4.2.4 代际与区际原则68
- 4.2.5 可操作性原则68
- 4.2.6 动态性原则68
- 4.2.7 可比性原则68-69
- 4.3 能源安全评价基本框架69-70
- 4.4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70-76
- 4.4.1 可用性(Availability)指标70
- 4.4.2 可获性(Accessibility)指标70-72
- 4.4.3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指标72-73
- 4.4.4 技术发展(Technology Development)指标73-76
- 第五章 能源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76-89
- 5.1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76-77
- 5.2 方法选取及介绍77-83
- 5.2.1 层次分析法78-79
- 5.2.2 加速遗传算法79-80
- 5.2.3 熵值法80-81
- 5.2.4 灰色关联分析81
- 5.2.5 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81-82
- 5.2.6 基于遗传算法的扩展层次分析法(AGA-EAHP)82-83
- 5.3 AGA-EAHP-EM-GRA-TOPSIS集成评价模型83-84
- 5.4 集成算法84-89
- 5.4.1 数据标准化处理85-86
- 5.4.2 确定指标权重86-87
- 5.4.3 综合评价87-89
- 第六章 我国能源安全集成评价89-112
- 6.1 样本数据的收集89-91
- 6.2 评价权重的获取91-99
- 6.2.1 数据标准化处理91-94
- 6.2.2 利用AGA-EAHP获取主观权重94-99
- 6.2.3 利用熵值法获取客观权重99
- 6.2.4 获取组合权重99
- 6.3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安全综合评价99-110
- 6.4 评价结果及分析110-112
- 第七章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研究112-121
- 7.1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安全战略112-114
- 7.1.1 美国的动态、开放式全球战略112
- 7.1.2 日本的海外投资保障和合作开发战略112-113
- 7.1.3 澳大利亚的引资开发本土资源战略113
- 7.1.4 加拿大的国际能源融资战略113
- 7.1.5 前苏联的资源自给自足战略113-114
- 7.2 能源安全的风险来源114-115
- 7.3 能源安全战略目标与重点115-117
- 7.3.1 战略目标115-116
- 7.3.2 保障重点116-117
- 7.4 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及实施措施117-121
- 7.4.1 保障体系117-118
- 7.4.2 保障实施措施118-121
- 第八章 结束语121-123
- 8.1 主要成果及结论121-122
- 8.2 展望122-123
- 致谢123-125
- 参考文献125-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洲各国加强合作解决能源安全[J];湖北水力发电;2009年03期
2 何贤杰;盛昌明;王峰;;我国能源安全形势评价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06期
3 刘世锦;;对外开放条件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若干探讨[J];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4 ;风向标[J];中国核工业;2012年12期
5 ;节能降耗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重要手段[J];能源工程;2001年01期
6 陈新华;能源安全要重视内部因素 强调政策体制保障[J];中国能源;2003年05期
7 郑新立;我国能源安全的五大对策[J];今日国土;2004年Z2期
8 吴刚,刘兰翠,魏一鸣;能源安全政策的国际比较[J];中国能源;2004年12期
9 沈跃栋;;能源安全与上海发展[J];上海电力;2004年06期
10 ;我国能源安全状况[J];西部资源;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祥左;冯伟;冯e,
本文编号:1013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