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E燃气轮机LEC-Ⅲ燃烧室预混模式的数值计算
本文关键词:9E燃气轮机LEC-Ⅲ燃烧室预混模式的数值计算
更多相关文章: 燃气轮机 预混模式 中心体 旋流器 吹扫空气 NOx排放
【摘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LEC-III燃烧室的燃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混模式下火焰筒内速度分布、温度分布和组分分布.结果表明:在预混模式下,火焰筒通过二级燃料喷嘴旋流器和中心体旋流器形成回流来稳定火焰;中心体旋流器控制了火焰范围,这对组织二级燃烧区的火焰燃烧非常重要;随着吹扫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加,NO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模拟计算得出的NO体积分数与试验值接近,且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作者单位】: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预混模式 中心体 旋流器 吹扫空气 NOx排放
【基金】: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506047Q);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基金资助项目(201406078J)
【分类号】:TK473
【正文快照】: 燃气轮机传统扩散型标准燃烧室的NOx排放量偏高,为了降低NOx排放量,GE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DLN1.0燃烧室[1],Alstom公司研制了LEC-III燃烧室.与GE公司的DLN1.0燃烧室一样,LEC-III燃烧室可应用于GE公司的B级和E级燃气轮机.武汉某电厂9E燃气轮机原配置标准的扩散型燃烧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伟;汪映;雷雄;孟庆斌;刘圣华;;预混均质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2 励金祥;王炳辉;杨成;陈富州;;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裂解气的节油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年01期
3 原鲲;张孝谦;;平面预混滞止火焰冷态流场湍流特性研究[J];航空学报;2007年01期
4 张力;邱峗;唐强;冉景煜;;微型预混腔内流体传质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5 赵黛青;康占肖;蒋利桥;杨浩林;;直列预混微火焰结构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6 陈翔翔;徐江荣;王军;王关晴;;燃气多射流切圆预混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能源工程;2014年03期
7 冯冲;祁海鹰;谢刚;陈晓丽;;R0110燃烧室预混均匀性与排放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8 苏金友;宋青华;王力军;吴振宇;;气气快速预混喷嘴内部结构仿真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1年05期
9 张伟阔;苟小龙;孔文俊;陈正;;稀释气体对预混甲烷/空气点火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10 唐华浩;孙俊;李格升;潘志翔;;乙醇预混层流火焰结构的模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正龙;周卫东;;制约预混辅料发展的法规难题及解决思路[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尹正龙;周卫东;;制约预混辅料发展的法规难题及解决思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李玉阳;蔡江淮;张李东;齐飞;;低压下富燃预混甲苯/氧气/氩气火焰的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崔琪;崔玉忠;熊吉如;;GRC外墙制品预混喷射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应用[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西龙;李飞;陈立红;张新宇;;TDLAS测量甲烷/空气预混平面火焰温度和H_20浓度[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瑞宏;管荣根;朱顺华;储方雄;;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气液混合二相流流场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崔琪;崔玉忠;;GRC外墙制品预混喷射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应用[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范孝华;周进;林志勇;;H_2/Air静止预混气爆震波临界起爆状态的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强;预混辅料优势凸显[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全预混燃气技术燃烧效率高[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左文坚 王晓兰;预混辅料生产使用需要法规支持[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晓晶;氢燃料旋流预混火焰燃烧诱导涡破碎回火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纪;突扩燃烧室内预混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李文杰;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过程的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蕾;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二维狭缝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婷;预混燃烧室中预混器性能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杨金虎;FGM预混及部分预混湍流燃烧模型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杜丹;预混旋流燃烧室污染物排放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7 许雪;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二维狭缝火焰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梁普;完全预混燃气具燃烧性能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孙彦文;旋流预混型冶金喷嘴空气动力学特性冷模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王海连;贫燃预混旋流燃烧不稳定性大涡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6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3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