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磷酸三丁酯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磷酸三丁酯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磷酸三丁酯 超临界水氧化 有机物去除 反应条件
【摘要】:放射性废磷酸三丁酯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其妥善处理对于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对磷酸三丁酯的氧化分解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的降解产物无毒害物,气相产物为CO_2,液相产物为CO_3~(2-)、PO_4~(3-)及未反应的有机物,证实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磷酸三丁酯的可行性。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率影响的研究,确定了磷酸三丁酯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最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450℃、反应压力24 MPa、磷酸三丁酯初始浓度0.05mol/L、过氧化氢过量1倍。在此反应条件下,停留时间为10min时,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9.9%。
【作者单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磷酸三丁酯 超临界水氧化 有机物去除 反应条件
【基金】:中核集团废物最小化项目资助(UF1101)
【分类号】:X771
【正文快照】: 磷酸三丁酯(TBP)是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萃取剂,在后处理过程中经多次重复使用后成为载带α核素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其妥善处理对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放射性废TBP是高放α废物,其水泥固化体因核素浸出率高、机械性能差等因素难以达标。因此国际上的相关研究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虎侯;;以磷酸三丁酯作靶子利用核反冲法制备放射性磷-32[J];科学通报;1959年11期
2 金士威,张中华,易琼,欧阳贻德;磷酸三丁酯萃取磷酸的动力学研究[J];化工时刊;2005年07期
3 李佳;朱晓帆;许凤兰;;磷酸三丁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黄磷中痕量铁和锌[J];冶金分析;2010年10期
4 孙淑声;磷酸三丁酯萃取硫氰酸镨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4年03期
5 陈克;陈友权;王素美;;磷酸三丁酯对铍的萃取[J];浙江大学学报;1964年04期
6 M·A·КлиMеHко;李良才;;用磷酸三丁酯从氯化物—硝酸盐溶液中萃取铈族稀土元素[J];稀土与铌;1974年01期
7 吴季兰,哈鸿飞,袁荣尧;磷酸三丁酯-丁基膦酸二丁酯体系的辐解及能量转移的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79年00期
8 陈滇,王连波,邱发礼,黄造新;苯甲酸与磷酸三丁酯对稀土元素的协同萃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9 向才立,李方琳,曹炽明,盛怀禹;萃取剂的辐射稳定性研究(Ⅹ) 苯对磷酸三丁酯的辐射保护效应[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0年03期
10 盛怀禹,向才立,辛模良;萃取剂的辐射稳定性研究(Ⅻ)——磷酸三丁酯-水混合体系的辐解[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燕婕;;磷酸三丁酯纤维棉对金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测定金中的应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立朴;王钧;;用NMR方法研究由Mo引起的乳化物的结构[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3 陈柏桦;龚宇;王静;罗阳明;;无机-有机提铀材料:焦磷钼酸镐-磷酸三丁酯的研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心亮;贾臻;肖国林;;等离子体降解磷酸三丁酯动力学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5 乔丽燕;杜小利;肖建雄;闫东;黄洁;宋纪蓉;;精品草酸的绿色生产工艺[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9分会:应用化学[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清伟;磷酸三丁酯和磷酸三异辛酯的合成及其固定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成章;废有机溶剂磷酸三丁酯(TBP)的处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阮林叶;钛白废酸回收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7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3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