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共轨柴油机高海拔热平衡模拟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压共轨柴油机高海拔热平衡模拟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 高原 热平衡试验 冷却液温度 热流量
【摘要】:在内燃机高海拔(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对某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模拟高原环境的热平衡试验,研究了海拔高度和冷却液温度对柴油机整机热流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以及排气带走的热量逐渐下降,冷却液散热量逐渐增大,其他热量损失大幅增加;在相同海拔下,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和排气带走的热量逐渐增加,冷却液带走的热量大幅下降,其他热量损失明显增大;当海拔大于3 000m后各项热流量分配的增幅或降幅变化更加明显。
【作者单位】: 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系;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高原 热平衡试验 冷却液温度 热流量
【基金】:军内科研项目(ZL2012500)
【分类号】:TK427
【正文快照】: 我国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广阔的高原。高原环境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降低,对车用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起动性、热平衡等性能产生显著影响[1]。由于现代车用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热流密度明显增大,使得发动机零部件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尤其是在高原环境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杨福源,张京永,欧阳明高;用于标定和优化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建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1期
2 吴晨楠;祝轲卿;徐权奎;肖文雍;王俊席;杨林;;高压共轨柴油机快速建立起动油压的方法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7年02期
3 何琪;王贵勇;徐劲松;刘俊明;申立中;;高压共轨柴油机智能判缸策略[J];汽车工程;2009年05期
4 姚楷;;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不足的故障分析与排查[J];硅谷;2011年07期
5 魏东升;;高压共轨柴油机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J];露天采矿技术;2012年01期
6 范凯;陈宏;刘振明;欧阳光耀;;高压共轨柴油机标定优化研究[J];柴油机;2012年02期
7 丁晓亮;刘顺涛;苏海峰;张幽彤;;高压共轨柴油机后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05期
8 周广猛;刘瑞林;周平;刘刚;李骏;戈非;;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标定[J];汽车工程;2012年04期
9 费栋梁;宋国民;苏宏亮;施华传;陈军;;自主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优化方法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13年03期
10 邵利民,安士杰,常汉宝;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仿真计算及分析[J];内燃机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成峰;孙仁云;;高压共轨柴油机多次喷射的控制策略的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劲松;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柔性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德刚;基于整车性能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与控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存源;高压共轨柴油机ECU硬件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正江;基于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标定[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志超;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MAP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蔡佳超;K~2SAR高压共轨柴油机ECU角度/转速信号驱动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魏亮;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策略及排放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彭宏伟;VNT与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少华;高压共轨柴油机监控策略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礼勇;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的虚拟标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马志磊;基于英飞凌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底层驱动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廖小明;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智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2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4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