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大型旋转部件的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寿命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9:11

  本文关键词:大型旋转部件的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寿命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焊接转子 残余应力 疲劳 有限元 微缺陷


【摘要】:随着第三代核电、超超临界火电汽轮机等装备向着大型化、高参数(高温、高压)趋势发展,焊接工艺已成为转子等旋转部件制造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残余应力及气孔、夹杂等微观缺陷,进而对结构的强度和服役安全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旋转构件服役过程中面临着启停、高温等复杂载荷历程,不仅使得设备产生疲劳、蠕变等机制下的损伤,其与焊接残余应力的耦合作用会对旋转构件服役寿命产生如何影响,目前仍是工程中亟需澄清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汽轮机焊接转子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分布规律,重点探讨了服役载荷历程如启停过程中疲劳、蠕变机制对残余应力松弛和重分布的影响。基于损伤和断裂理论,研究分析了残余应力对旋转构件寿命设计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了窄间隙多道焊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模拟过程中考虑固态相变因素,可以得到与实验测量值相符合的残余应力分布;焊接道数增加可减小热影响区范围,但并不改变焊缝残余应力的分布趋势;每道焊接后冷却时间延长,会使得残余应力峰值略为增加,但残余应力的影响范围明显减小。(2)基于疲劳和断裂理论,研究了焊接旋转构件的疲劳强度考核和容限裂纹尺寸的有限元分析法,计算得到了焊接转子的高周、低周疲劳寿命和临界裂纹尺寸分布。结果表明:分别采用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两种等效应力时,计算得到的焊接转子疲劳寿命差别不明显;焊接转子焊缝内腔的圆角处疲劳寿命最低,是疲劳强度的最薄弱区域;计算温度-机械载荷下的转子疲劳寿命时,传统的等效应变法计算结果偏大,会带来非保守的结果,因而提出了基于等效应力的温度-机械耦合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3)以焊接转子为对象,分析研究了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局部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不考虑焊接残余应力情况相比,焊接残余应力导致了热影响区的高周、低周疲劳寿命降低;由于残余压应力的存在,焊缝和母材区的局部疲劳寿命明显增加;相比于高周疲劳,残余应力对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更显著。(4)基于热粘塑性本构模型,研究了焊接转子残余应力在服役条件下(包括启停疲劳和高温蠕变)的松弛和重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应力叠加和高温下屈服强度的降低,启停工况下会使得焊接残余应力发生松弛(拉应力降低)和重分布;相比于疲劳机制,稳态工况下蠕变导致的焊接残余应力松弛效应更加显著;焊缝愈靠近于进汽口部位,焊缝区的工作温度愈高,导致的残余应力松弛程度更大;蠕变机制下,较短保载时间内焊接残余应力就会发生显著松弛,然而进一步延长保载时间并不能一直降低残余应力。(5)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焊接微缺陷(气孔、夹杂)处的应力集中行为,系统讨论了夹杂性能、位置、夹杂群及加载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材料的弹塑性行为后,传统基于单一的应力集中系数Kt不能表征焊缝微缺陷(气孔、夹杂)处萌生疲劳裂纹的驱动力,进而提出了表征应力-应变耦合集中效应的参量-Kp系数。基于应力-应变耦合集中系数Kp,较好解释了为何低周疲劳时裂纹容易在试件表面萌生,而低应力下疲劳裂纹更易起裂于试件内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基体与夹杂材料之间弹性模量的差别越大,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越大;相比于焊缝中的夹杂物,气孔更易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多个缺陷的局部应力场会发生耦合强化,其耦合效应与缺陷的排列和加载方向有关;基体材料的循环塑性软化会导致气孔周围的应力集中系数显著降低,但对硬夹杂周围应力集中的影响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263.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海量,朱锡;爆炸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J];船海工程;2002年05期

2 陈燕,游敏,熊建钢,余海洲;减摩法调控结构钢焊接残余应力技术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刘波,王辉;焊接残余应力的小孔法测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年03期

4 罗利伟;付小超;;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及其消除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5 黄向红;;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J];现代机械;2011年01期

6 苗莉莉;;焊接残余应力的形成和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2期

7 李康;;有关焊接残余应力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9期

8 张寅;唐林;;应用超载技术消除球形容器焊接残余应力的若干问题[J];冶金建筑;1979年08期

9 赵福兴 ,姚尧 ,赖英瑞;爆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J];爆炸与冲击;1986年04期

10 潘红良,李培宁,李炜;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研究[J];压力容器;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先锋;何志涛;秦力;张铁华;李宇千;税昱;;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与消除[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黎赣;贾晓亮;周俊明;张亦良;;圆筒容器焊接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丁克勤;臧弋心;王洪柱;王振山;;焊接残余应力水平和消应力处理效果判别标准探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杨振超;鲍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随试样尺寸变化规律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谭胜禹;刘贵清;;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上的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6 田旺生;李黎霞;杨明旺;;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英学;;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维;丁文斌;孙昕辉;杨帆;张海;李惠;;平板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章正茂;;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影响及控制措施[A];全国焊接工程创优活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祖福;田晓虎;;预置应力对焊接残余应力峰值的影响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正刚 李荣峰;武钢爆炸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技术取得突破[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2 雷正刚;李荣锋;重大工程显威[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记者 夏纪福;超声消除应力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磊;大型旋转部件的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寿命分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2 姬书得;水轮机转轮焊接残余应力调控措施的虚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袁志军;球管焊接数值模拟及焊接残余应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永正;同一截面焊接结构完整性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苏晋;核电蒸汽发生器管板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秋霞;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法检测参数优化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3 金辉;基于神经网络铝合金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预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吴振;挖掘机动臂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马冉;随焊超声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黄玉霞;HP40Nb乙烯裂解炉管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庞龙龙;超高强度钢EH47的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8 曲严冰;桩腿厚板高强钢焊接工艺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丁笑;T23水冷壁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李德成;921A钢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与测量[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1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21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