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小型强化汽油机横流冷却系统性能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08:19

  本文关键词:小型强化汽油机横流冷却系统性能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型强化 冷却系统 横流水套 联合仿真 压损 优化设计


【摘要】: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油耗排放法规,发动机的强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了缸盖鼻梁区的热负荷逐渐增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一台正向设计开发的满足国ⅴ排放法规的小型强化三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维三维联合仿真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该发动机横流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提出改进优化方案,通过总结横流冷却流场的结构优化规律,为新型的横流式冷却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水路的分布及各冷却元件参数,搭建冷却系统一维计算模型,对1.0T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初步评估,并据此获得横流水套流量、压降等基本参数。其次,以机体、缸盖冷却水套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横流冷却水流场的三维CFD计算模型,根据一维计算得到的发动机水套入口流量边界,对初步设计的横流水套的压力、流场及换热系数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横流水套的进出水口压力损失达到60.5kpa,远高于冷却系统设计的要求,初步设计的横流水套阻力过大,并且缸体水流场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再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包括增加水套进出水口高度、布置导流结构、调整缸垫水孔和挡水板水孔等水套结构优化方法,在保证缸盖、缸体水套关键区域流速和换热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横流水套的压力损失。最终的优化方案压力损失降低到41.6kpa,并基于此方案进行不同流量边界条件下的三维横流水套CFD计算,得到流量-压降曲线。以此曲线作为冷却系统一维模型中冷却水套的特性曲线,结合供应商更新后的冷却元件参数,对优化后的1.0T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一维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优化后的横流冷却系统各处的压力、流量及温度满足设计要求。最后,该汽油机的第一代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汽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冷却系统指标正常,对本文横流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永涛;;冬季汽车冷却系统的保养与维护[J];汽车工程师;2010年12期

2 许富兴;美海军研制声控冷却系统[J];世界导弹与航天;1990年11期

3 蒋学锋;后置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的研究[J];汽车技术;2000年02期

4 杨靖,任承钦,白建国;微错位四缸机冷却系统的简化设计[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1年03期

5 吴斌;yh;;冷却系统安装规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6年07期

6 熊可嘉;张万平;;车辆冷却系统建模与仿真[J];江西科学;2008年04期

7 刘青;;客车冷却系统风扇驱动方式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0年01期

8 尹世清;张金柱;;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9 Paul Weissler;原阔;;色彩斑斓的秘密 让冷却系统保养服务合情合理[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0年12期

10 迟峰;;客车柴油机冷却系统的维护要领[J];驾驶园;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锦洋;杭磊;王磊;段胜杰;;汽车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松;饶利东;雪友奎;赵承丹;;整车冷却系统台架试验方法的研究[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6期(总第327期)[C];2013年

3 徐海峰;万玉平;;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冷却系统噪声控制[A];2012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海峰;万玉平;;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冷却系统噪声控制[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上半年合刊[C];2012年

5 张微微;李小琳;樊飞龙;仇大印;王彦波;;KULI软件在重卡冷却系统上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专辑[C];2013年

6 成晓北;王兆文;覃军;沈捷;钟玉伟;黄荣华;;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流分布试验与模拟计算[A];2006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牛建会;刘斌;褚利为;;冰泥冷却系统的应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巍伟;;集中冷却系统在风电机组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9 王瑾;陈军;;换热器熔焊成型生产流水线冷却系统的改造[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震;;PHILIPS玻屏压机冷却系统的特点[A];2005年电子玻璃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甘丰录;江苏兆胜空调推出低硫燃油冷却系统[N];中国船舶报;2010年

2 记者 甘丰录;兆胜空调推出国内首套低硫燃油冷却系统[N];中国船舶报;2010年

3 记者张孟军;哥伦比亚出师不利冷却系统发生故障[N];科技日报;2002年

4 李晓宁;机动车冷却系统的保养[N];云南科技报;2005年

5 邵春华;武钢轧后控制冷却系统运用新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3年

6 朱广凯;机车使用防冻液“四注意”[N];河北科技报;2008年

7 陈孝树;汽油机冷却系统的保养[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柴油机冷却系统清洗方法[N];江苏科技报;2006年

9 文邹勇;夏季行车安全5要诀[N];华夏时报;2004年

10 潘树良;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夏季保养[N];新疆科技报(汉);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义斌;基于冷却液温度MAP的天然气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安桃;军用车辆涂层防护性能评价及冷却系统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黄钰期;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车用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耦合分析与结构优化[D];浙江大学;2010年

4 董军启;车辆冷却系统空气侧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佑长;四缸柴油机缸盖传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小型强化汽油机横流冷却系统性能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2 王洪山;基于6170柴油机动力性提升的冷却系统优化开发[D];天津大学;2016年

3 周碧;车用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王文坤;DT型重型载货汽车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童琛超;YC4FB柴油机配套海狮面包车冷却系统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梁世民;柴油机冷却系统匹配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束开金;基于CFD的四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数值仿真与优化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马德龙;装载机冷却系统热平衡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李儒男;乘用车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10 陆泳升;车辆冷却系统冷侧阻力模拟试验台研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240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240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