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余热利用过程过热度控制
本文关键词:ORC余热利用过程过热度控制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利用 广义预测控制 过热度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与环境关注的不断增加,节能减排已经逐渐被各个国家的政府提上了日程。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燃料废气的排放,净化大气环境,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余热的回收和利用逐渐成为各个国家的研究热门。而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利用系统能够很好的将工业余热能源转化为电能和其他形式的机械能。故本文以提高余热利用系统热效率为目的,开展了对ORC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余热利用相关领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立足于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结合实际的状况,选择了有机工质R245fa为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对ORC余热利用系统展开研究。ORC余热利用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以及膨胀机等部件组成。本文通过对有机朗肯循环中应用到的热力学定律的研究,确定了ORC余热利用过程过热度的控制策略,建立了蒸发器模型以及过热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了串级控制,其内环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其主要用于调节工质泵的转速。其内环部分可以看做过热度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过热度控制系统的外环控制器为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的控制器,其预测模型通过在线辨识获得。本文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对异步电机控制系统以及过热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仿真验证了ORC余热利用过程过热度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ll over the worl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as gradually been put on the agenda by the govern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order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e fuel and exhaust emissions, purify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 hea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various countries. Based on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can be very good to the industrial waste heat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other forms of mechanical energ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on the ORC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has been carried out. This paper on waste heat uti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fields to carry out a ful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hoice of organic refrigerant R245fa research on ORC system of utilization of waste heat as the working fluid of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The ORC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evaporator, refrigerant pump, condenser and expander and other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to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 in a certain control strategy, ORC process of waste heat utilization of superheat, established the evaporator superheat control system and model. The control system adopts cascade control, and its inner ring is asynchronous motor vector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mainly used to adjust the speed of the working pump. The inner loop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xecuting mechanism of the heat control system. The outer loop controller of the over heat control system is a controller based on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prediction model is obtained through online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ion of asynchronous motor control system and overheat control system is carried out in the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environmen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verheat control system for the ORC waste heat utilization process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鲁峰;余热利用系统的最优化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正敏;;工业二次能源(余热)的计算方法[J];中国能源;1977年01期
3 徐善弼;;U形窑的余热利用[J];混凝土及建筑构件;1980年06期
4 倪德良;;固体辐射余热利用的方法和效益[J];节能;1985年10期
5 张立福;;余热利用器[J];可再生能源;1988年01期
6 宋文华;余热利用系统的优化分析[J];节能技术;1989年03期
7 黄爱群;;水泥立窑的节能潜力[J];现代节能;1992年02期
8 张祝文;;煤炉的余热利用[J];可再生能源;1992年03期
9 贾相贵,姜成敏,祁锦臻;利用烘干余热采暖潜力大[J];中国设备管理;1995年09期
10 李国斌;工业用汽的余热利用[J];应用能源技术;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灵州电厂电除尘余热利用节能提效改造顺利实施[A];《电站信息》2012年第5期[C];2012年
2 杜守虎;;连铸坯余热利用技术现状及困境[A];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志国;王凯志;朱广庆;白杰;孙俊杰;;空压机自身运转余热及工业循环水余热综合利用系统[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曹雪平;黄炜;;回风源热泵在矿井余热利用方面的应用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孟志明;张荣静;;锅炉余热利用的分析与实践[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6 张延平;赵志星;程富全;徐建良;左广传;;首钢烧结机环冷热风余热利用的实践与探讨[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军;武国峰;雷震东;吴坪杨;;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的现状及其技术发展的初探[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田淑霞;刘庸;薛万青;;首钢烧结厂烟道气的余热利用[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张爱华;张红;;发射机房的通风与余热利用技术[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10 邓胜祥;周孑民;;某厂乏汽余热利用与冷凝水回收新方法研究[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晓明;国内首例箱体式余热利用装置投入使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记者 焦同喜 实习生 姜薇;长城长公司余热利用项目一年节煤5000吨[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3 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刘高德;鄂庄煤矿发挥“余热”[N];莱芜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杜晓明;中铝山东分公司余热利用成效显著[N];淄博日报;2009年
5 张秀凤;余热利用“集腋成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记者 李丙驹;缪双大:双良的责任就是变废为宝[N];经理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祥 通讯员 魏忠民 张娜;河北钢铁承钢饱和蒸汽余热利用工程启动[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记者 赵引德;金大地开辟余热利用新途径[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李兰伟;铁合金生产余热利用现状[N];中国冶金报;2009年
10 柳景常 沈立娜;电厂余热利用“热度”升温[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妍;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郭少朋;移动式余热利用系统蓄热器实验和模拟研究及经济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隧道窑余热利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浩;多能互补与余热梯级利用的冷热电联产系统集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陈强;砷化镓聚光系统的构建及其太阳能电池温度的余热利用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4 张鑫;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蒋晴晴;余热利用型电旋风除尘装置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6 常珊珊;空冷电厂凝汽余热利用热电联产系统集成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杨益;ORC余热利用过程过热度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冀涛;国泰热电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技术经济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李钰;低品位余热利用过程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苏喜庆;热电厂余热梯级利用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5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34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