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高效低NO_x煤粉工业锅炉试验研究及制粉安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1 04:43

  本文关键词:高效低NO_x煤粉工业锅炉试验研究及制粉安全性分析 出处:《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NO_x 煤粉制备 供粉 安全性 有机热载体炉 工业锅炉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以及地方出台的不利于燃煤工业锅炉的政策,使人们对燃煤工业锅炉产生极大的偏见。目前,我国在用工业锅炉约60万台,年耗燃料约7亿吨标准煤,约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并且存在着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每年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烟尘160万吨,SO2718万吨,NO_x271万吨。其中NO_x作为重要污染物之一,无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工业锅炉的结构和负荷波动都很难满足脱硝工艺需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若能在工业锅炉上应用煤粉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有望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是以上海某合作单位的一台YLW-7000MA型号有机热载体链条炉作为改造对象,在该锅炉搭载自主研发的高效低NO_x液态排渣煤粉燃烧器,并建成一套满足企业用热要求的煤粉工业锅炉系统。其中包括煤粉制备、煤粉储存、煤粉运输、煤粉供应、锅炉本体、尾部烟气处理、粉煤灰集中处理等单元。本文针对这套系统,在前期研发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开式煤粉制备系统、文丘里供料器以及高效低NO_x煤粉工业锅炉的性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1、开式煤粉制备系统:首先对传统的烘干系统和磨煤系统整合优化,然后通过工艺计算得到烘干机进出口温度、漏风率、原煤水分、平衡风管风量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制粉安全性分析,认为适当提高烘干机进口温度、减少漏风率和平衡风管风量、强化烘干机的烘干效率对热风炉的原煤消耗量、系统含氧量、引风机负载都是有益处的;原煤水分较干燥时,制粉系统的含氧量偏高更应该注意其参数变化;最后根据制粉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保护和监控措施。2、文丘里供料器:根据供粉系统的要求,经理论计算得到文丘里供料器的理论参数。进行空载实验和带负荷实验测量文丘里喷嘴进口压力、接收室压力和输粉管道背压的参数变化,得到喷嘴大小、节流比、喷嘴出口到接受室的距离和输粉管道流速对供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输送速度,Φ60mm的输粉管道背压明显减小;Φ17mm喷嘴有利于提高喷嘴流速以提高接收室的负压;节流比取0.34时有助于输粉管道在截面的速度均匀从而减小管道阻力和提升接收室的负压;喷嘴出口到接受室的距离取40mm时输粉相对稳定;输粉管道的流速不宜小于25m/s,否则容易出现煤粉沉降的现象。3、有机热载体链条炉改造为煤粉炉:根据原有链条炉和搭载燃烧器的结构、工艺特点,实施意在消除炉膛结焦结渣的燃烧器与炉膛匹配、降低排烟热损失加设尾部换热器、烟气除尘加设脉冲除尘器和粉煤灰输送装置、保护燃烧器耐火材料寿命的强制冷却系统、保证受热面清洁加设吹灰装置和满足供风和排烟动力设备风机的改造。4、高效低NO_x煤粉工业锅炉的性能:首先对有机热载体高效低NO_x煤粉炉进行过量空气系数、燃尽风率、燃烧器配风方式、负荷热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取1.1左右时NO_x排放得到一定的控制又能保证燃烧效率;燃尽风率对NO_x生成量、液态排渣量以及燃烧效率影响明显,要根据不同的负荷调节适合的燃尽风率。最后对改造后的有机热载体煤粉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能效和环保测试,锅炉热效率在60%~100%范围内均能达到90%以上;在不加脱硝设备的情况下,NO_x实现了低于150mg/m3的排放,完全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重点地区排放限制要求。
[Abstract]:In this paper , a new coal - fired boiler system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NO _ x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 which includes coal powder preparation , pulverized coal storage , pulverized coal transportation , pulverized coal supply , boiler body , tail gas treatment and fly ash concentration treatment . The effect of nozzle size , throttle ratio , nozzle outlet to receiving chamber and the flow rate of powder conveying pipeline on the stability of powder supply are obtained .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书讯:《工业锅炉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大全》出版[J];区域供热;2000年06期

2 孙俊勇;工业锅炉的节能改造技术[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06期

3 林宗虎;我国工业锅炉的发展趋向[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4期

4 金靖华;在用燃油工业锅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工业锅炉;2001年02期

5 ;《工业锅炉》2003年第1~6期分类索引[J];工业锅炉;2003年06期

6 孙志纯,王衍斌;浅谈工业锅炉的安全管理[J];质量天地;2003年08期

7 ;工业锅炉 通用技术条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年02期

8 ;《工业锅炉》杂志编辑委员会[J];工业锅炉;2005年03期

9 赵新强;工业锅炉节能改造[J];江西能源;2005年03期

10 ;《工业锅炉》2005年第1~6期分类索引[J];工业锅炉;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其耀;;关于工业锅炉节能标准的探讨[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刘茂修;;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要点[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商红彬;吴增福;刘文超;杨冰;田祥祥;杨俊;高广轶;;我国工业锅炉节能途径[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工业锅炉的节能与减排[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商福民;王效武;黄必权;尤成波;;中小型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及排放状况计算分析[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陆洁欢;郜科琴;;工业锅炉节能措施探讨[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7 商红彬;吴增福;田祥祥;;浅谈工业锅炉节能措施[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炜;;做好工业锅炉能耗等级考核工作[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9 刘娟;杨麟;孙婷婷;郭思学;刘嘉庆;刘钐;;工业锅炉水质检测中常见问题探讨[A];第三次全国锅炉水(介)质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华兴;贾莉娜;张虹;朱有辉;李红;;工业锅炉温度场的重组测量[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元章;我市推进工业锅炉节能减排[N];闽东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佳;大连对982台工业锅炉实施节能减排改造[N];辽宁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徐红卫 通讯员 叶金菊;工业锅炉“术”后:耗煤更少 除尘更好 热度更高[N];中国工业报;2005年

4 王菁;上海交大推出工业锅炉降耗减排新方案[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王佳丽;我省工业锅炉地方新标准实施[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宋志丽;工业锅炉节能途径研究[N];陕西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戚文;工业锅炉“吃”稻壳[N];丹东日报;2009年

8 刘明;工业锅炉今年要做两件大事[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郭宇;工业锅炉节能工程成效显著[N];中国工业报;2009年

10 王宝军;国家质检总局在河北廊坊开展工业锅炉节能试点示范[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季炫宇;新型CFB工业锅炉气固流动与热平衡、物料平衡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培宇;工业锅炉快装式脱硫塔结构设计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文龙;工业锅炉在线物理阻垢、除垢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王世林;基于PCA的工业锅炉运行监控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4 楼红军;浙江省工业锅炉节能降耗管理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林伟豪;工业锅炉远程监测系统研究开发及软测量技术应用[D];福州大学;2013年

6 侯冬尽;高效低NO_x煤粉工业锅炉试验研究及制粉安全性分析[D];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

7 赵军明;广州市工业锅炉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晓亮;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不确定度分析及软件编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9 万玉婷;工业锅炉系统节能改造安全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丹;工业锅炉启停过程燃烧特性与运行优化指导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8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358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