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填充床储能系统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压缩空气填充床储能系统性能研究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中填充床的显热储热性能进行研究,揭示填充材料、填充方式、进口压力、孔隙率对储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填充材料为钢时储热效率最大;进口压力增加,储热效率增加,当增加到某一值时继续增加压力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很小,但储热时间会增加;3种材料分层填充方式的储热效率较填充材料为单一砂石或滑石时的储热效率高。
[Abstract]:Th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 system was studied in a packed bed sensible heat storage performance, reveal the filling materials, filling method, inlet pressure, influence of porosity on the heat storag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ling material for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of steel; the increase of inlet pressure, increase the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increases when the to a value to increase the pressure effect on the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is very small, but the heat storage time will increase;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of 3 kinds of materials with layered filling filling material for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single sand or talc storage.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SS2013AA0508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53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A07B02)
【分类号】:TK02;TM6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太阳能和风能以其范围广、环保清洁等优点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其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而压缩空气储能(CAES)是一种容量大、成本较低、效率高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将其与风力或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结合可以弥补可再生能源间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文毅;张伟德;徐钢;黄健;杨勇平;刘彤;;典型压缩空气蓄能系统流程与参数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9期
2 刘佳;杨亮;盛勇;岳雷;王艺斐;王亮;陈海生;谭春青;;压缩空气储能的多级填充床蓄热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6期
3 赵岩;王亮;陈海生;刘佳;盛勇;杨亮;谭春青;;填充床显热及相变储热特性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4 骆妮;李建林;;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年02期
5 Thang Ngoc Cong;;Progress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A critical review[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章;安保林;陈嘉祥;张涛;周远;王俊杰;;低温高压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7年05期
2 卞峰;梁慧媛;樊相臣;李燕;李一真;;分析大功率电力设备节能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年04期
3 周鹏伟;程志江;陈星志;孙奥;樊小朝;;带混合储能的微网并网控制策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7年04期
4 刘英军;刘畅;王伟;胡珊;郝木凯;徐玉杰;刘嘉;吴艳;;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外能源;2017年04期
5 冯斐;任远洋;王德林;;基于储能系统的风电场功率控制研究[J];分布式能源;2017年02期
6 刘娜;孙静林;毛荐其;;储能技术研究景观辨识及演化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04期
7 付博亨;庄春龙;席新宇;王楠;;高原地区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中岩石床的性能研究[J];建筑节能;2017年03期
8 李静怡;王辉;赵冬阳;;储能系统应用于风力发电的运行特性综述[J];通信电源技术;2017年02期
9 陈仕卿;许剑;张新敬;谭春青;;储能过程设计参数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影响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3期
10 周孝信;曾嵘;高峰;屈鲁;;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阳;彭国伟;王智平;王克振;马榕彬;;熔融盐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11年21期
2 鹿院卫;刘广林;马重芳;吕鹏飞;;压缩空气蓄能系统热经济学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4期
3 陈海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6期
4 叶锋;曲江兰;仲俊瑜;王彩霞;孟立静;杨军;丁玉龙;;相变储热材料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李乐;黄伟;马雪玲;;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陕西电力;2010年08期
6 李建林;;大规模储能技术对风电规模化发展举足轻重[J];变频器世界;2010年06期
7 吴明;莫晓丹;陈昌伟;;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低碳经济的途径探讨[J];陕西电力;2010年04期
8 傅旭;李海伟;李冰寒;;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综述[J];陕西电力;2010年01期
9 贾宏新;张宇;王育飞;何维国;符杨;;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可再生能源;2009年06期
10 吴双茂;方贵银;刘旭;;球形堆积床蓄冷空调系统实验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照亮;自动跟踪储热传导式多功能太阳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6期
2 爱群;;可用于建筑节能的相变储热材料[J];中国建材;2008年05期
3 朱教群;李圆圆;周卫兵;林宁;陈艳林;;储热混凝土单元设计与储热模拟[J];节能;2009年01期
4 德松;固体 相变 储热[J];太阳能;1988年02期
5 赵长颖;;编者按[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6 王剑锋,高广春,欧阳应秀,陈光明;组合相变材料柱状储热单元的储热特性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1年02期
7 王永川,陈光明,洪峰,张海峰;组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太阳能供暖系统[J];热力发电;2004年02期
8 李金;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玉全;叶子申;陈炼;王含;;试验台架中的金属结构储热释放比例分析[J];节能技术;2011年06期
10 唐钰成,郑瑞佩;相变储热材料的量热研究[J];太阳能学报;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长颖;;相变及热化学储热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2 李传常;杨华明;;天然矿物制备太阳能复合储热材料[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唐汝宁;王金萍;;跨季节性太阳能显热储热系统的研究[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丁玉龙;;储热研究的进展[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5 姜全武;葛志伟;金翼;黄云;丁玉龙;;储热材料检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6 冷光辉;叶锋;葛志伟;秦月;姜竹;黄云;丁玉龙;;微结构复合储热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7 王恩宇;齐承英;杨华;张慧川;吕延松;;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正斌;甘雪菲;杨洁;伊松林;;石蜡相变储热管放热时间的理论预测与验证[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观生;王波群;张仁元;李风;张莉;麦志豪;;金属相变储热材料铝硅合金储热特性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兴祥;高希银;韩娜;唐孝芬;;熔融制备储热调温丙烯腈共聚物纤维[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潘永新;大棚用上储热袋[N];市场报;2002年
2 江海;今冬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李娜;南工大研制出纳米复合储热建筑新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江海;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农资导报;2013年
5 ;纳米复合储热建筑新材料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晨风;研究发现海洋成地球“储热器”[N];中国海洋报;2012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锦慧 冯月静 记者 周迎久;夏天储热冬天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艺斐;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吕文彬;复合型反射储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2 江明志;太阳能和中水源热泵复合利用系统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3 董静;基于Al-Si-Cu-Mg-Zn合金的高温储热材料优化设计与储热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单群;基于可逆吸放氢过程的镁基材料储热性能及储能装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双双;高温多孔质相变材料制备与热管式储热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圆圆;太阳能热发电用储热混凝土的制备与储热单元模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马涛;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张晓燕;改性石蜡相变储热材料热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徐芬;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储热油罐容量的极值搜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7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36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