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成分分析的汽轮机转子早期碰摩微弱故障诊断
本文关键词: 形态成分分析 汽轮机 转子碰摩 故障诊断 出处:《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电力行业的关键咽喉设备-汽轮机,对其早期微弱故障进行有效诊断有着重要的安全及经济意义.汽轮机发生早期动静碰摩故障时信号主要为转子工频成份及转子与支撑间碰摩所致瞬态冲击信号成份.据形态成分分析的原理,分别构建正弦基及冲击原子库,对故障信号进行匹配分析,进而实现转子早期动静碰摩信号工频成份与瞬态冲击成份的有效分离,对碰摩故障进行模式识别.通过仿真信号及转子碰摩实验信号验证形态成分分析方法在转子早期碰摩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
[Abstract]:As the key equi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 throat steam turbine, the early fault diagnose with safety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e turbine occurred early rub impact fault signals to frequency components and supporting the rotor and the rotor rub impact caused by transient signa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 sine basis and the impact of the atomic library were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matching of fault signal, and then realize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early rotor rub impact signal frequency component and transient component, rubbing fault pattern recognition. Through the simulation signal and rotor rubbing test signal to test the 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n rotor early rub impact fault diagnosis in effectiveness.
【作者单位】: 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分类号】:TK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锴,汤炳新;非线性转子系统碰摩现象的仿真研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吕延军,李旗,张志禹;碰摩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4年06期
3 李小彭,姚红良,任朝晖,闻邦椿;时频分析在质量慢变碰摩转子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2005年10期
4 吴敬东;刘长春;闻邦椿;;理想转子的碰摩周期运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5 刘林;江俊;;转子/定子碰摩响应的全局动力学特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姚红良;李鹤;李小彭;闻邦椿;;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诊断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张永祥;孔贵芹;俞建宁;;局部碰摩转子系统的分岔与混沌形成过程[J];润滑与密封;2008年03期
8 成新民;胡峰;邓艾东;赵力;;基于混沌理论的碰摩声发射特征分析与源定位[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09期
9 从飞云;陈进;董广明;;基于碰撞能量模型的非线性碰摩评估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12期
10 曲秀秀;陈果;乔保栋;;裂纹-碰摩耦合故障动力学建模及实验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俊;;转子/定子碰摩全局特性分析及主动抑制碰摩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仲生;王育才;;转子碰摩力学特征及其监控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江俊;;碰摩转子稳定性分析及反向涡动失稳条件确定[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小龙;江俊;;考虑定子质量和碰摩面刚度的转子/定子系统反向涡动失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朝峰;孙伟;闻邦椿;;两处碰摩高维转子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9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0论文集[C];2010年
6 许斌;张文;徐尉南;;单盘转子的同步全周碰摩及其稳定性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杨丹;甘春标;杨世锡;;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8 何田;刘献栋;李其汉;冯国全;;转-转碰摩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韩清凯;段海洋;罗忠;;内外双转子系统的碰摩敏感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10 邓艾东;童航;秦康;曹浩;;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自适应时延估计在碰摩声发射定位中的应用[A];2012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和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明月;基于机匣响应的航空发动机碰摩特征分析与辨识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李红;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其故障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施俊侠;工作转速下大型转子系统碰摩二次故障耦合振动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晓伟;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旋转机械碰摩故障诊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吴敬东;转子系统碰摩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胡茑庆;转子碰摩非线性行为与故障辨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马辉;损伤转子动力学特性及故障特征提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8 丛蕊;碰摩转子动力学行为及融合相空间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张华彪;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潘健智;复杂温度环境中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碰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瑞松;机车牵引电机转子碰摩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唐晟琨;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转子系统动静碰摩声发射源定位技术[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侯兰兰;非线性故障转子系统动力学仿真和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昕;叶轮转子机匣碰摩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李展;碰摩转子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王俊;不对中及碰摩耦合故障下高维非线性转子系统的降维及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李辉;考虑油膜及密封影响的故障转子系统运动稳定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李焕军;基于LS-DYNA的转子叶片和机匣碰摩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王胤鼎;碰摩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曹素兵;转子系统碰摩的非线性行为研究[D];四川理工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52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52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