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双斜向内肋对强化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23:18

  本文选题: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 切入点:场协同原理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6年08期


【摘要】:为了加强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传热,将矩形双斜向内肋对成对地布置在竖直烟囱通道的集热板上。通过数值计算,空气在流经肋对时温度梯度增大,换热增强。与原系统相比,加入双斜向内肋对后,气流的进出口温差增加21%,进出口速度差提高133%。进一步对双斜向内肋对的布置,包括肋对数和肋倾角进行研究,得到适合于本系统的内肋对的最佳设置为肋对数为2对、肋倾角为45°,此布置下气流的进出口温差增加8%,进出口速度差提高200%。利用场协同原理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证明双斜向内肋对可以有效地减小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增强系统换热。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vertical solar thermal flow power station, the rectangular double oblique inner ribs are arranged on the collector plate of the vertical chimney passage in pairs.By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air increases and the heat transfer increases as it flows through the rib pair.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ystem, th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airflow increases by 21 and the veloc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let and outlet increases by 133when the double oblique internal rib pair is added.The arrangement of double oblique internal rib pairs, including rib logarithm and rib inclination angle, is further studied. The optimum arrangement of internal rib pairs suitable for this system is that the lognorm of ribs is 2 pairs.The rib inclination angle is 45 掳. Under this arrangement, the inlet and outle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creases by 8 and the inlet and outlet velocity difference increases by 200.It is proved that the angle between velocity vector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and the heat transfer of the system can be enhanced by th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results by using the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8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2EEL17)
【分类号】:TK124;TM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洁浩;李庆领;周艳;刘晓惠;;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流场的数值模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周艳;李庆领;李洁浩;刘晓惠;;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3 周艳;李洁浩;李庆领;;依托高楼的新型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J];热力发电;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继安;基于场协同理论的纵向涡强化换热技术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艳;董浩然;王莉;李庆领;;三角形小翼强化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的流动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6年S1期

2 周艳;刘峰;王莉;巢军;李庆领;;基于(火积)耗散法的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传热性能分析[J];热力发电;2015年09期

3 周艳;路海滨;宫园园;王莉;李庆领;;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涡轮机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4 宫园园;路海滨;周艳;李庆领;;透平机组对立式太阳能热气流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J];热力发电;2015年05期

5 刘舒婷;朱隆斌;;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住宅科技;2015年04期

6 张金辉;解小庆;周艳;李庆领;;混合石蜡的热物性实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周艳;张金辉;王艳;路海滨;李庆领;;纳米金属粒子强化正十八烷相变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12期

8 李庆领;王艳;路海滨;周艳;;铜纳米粒子强化正十八烷相变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02期

9 万斌;;太阳能热气流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11年05期

10 周艳;李洁浩;刘晓惠;李庆领;;烟囱性状对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性能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连山;缩放通道内自然对流和沸腾的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焦凤;换热器复杂流道中的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游永华;管壳式换热器中单相流体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贾晖;管内单相对流换热的优化和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田浩;高产热密度数据机房冷却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杨胜;螺旋形变管强化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韩崇刚;大型火力发电水冷机组凝汽器强化传热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洪宇翔;粗糙管带插入物复合强化传热技术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剑;管内强化换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蒋夫花;大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深度换热[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艳;李洁浩;李庆领;;依托高楼的新型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J];热力发电;2009年07期

2 周艳;张学伟;李庆领;;基于太阳墙技术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数值模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明廷臻;刘伟;许国良;黄素逸;彭仕文;潘垣;;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J];可再生能源;2007年01期

4 黄素逸;;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的研究进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杨家宽,李劲,肖波,李进军,张建锋,马志云;太阳能烟囱发电新技术[J];太阳能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再忠;导热和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化与优化[D];清华大学;2001年

2 王崧;纤毛状肋和插入物的传热强化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晓伟;严环;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纵向涡流动显示[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2期

2 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不连续双斜向内肋强化换热管性能[J];化工学报;2005年06期

3 李晓伟;孟继安;陈泽敬;李志信;;不连续双斜内肋管的管外换热性能[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4 李清方;张国忠;林媛媛;张建;;内肋套管管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5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帆江;螺旋内肋扭曲管换热器性能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郑伟;锥形内肋换热管传热与流阻性能的数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8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728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