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柴油微乳化油对柴油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甲醇 + 柴油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3期
【摘要】:以0#柴油为基础油配制了四种甲醇质量占比为5%、10%、15%、20%的四种微乳化油,分别标记为M5、M10、M15、M20。在发动机结构和参数未做改动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0#柴油和四种微乳化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乳化油主燃烧持续期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而缩短;动力性有所下降,且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转矩降低越多,但降幅均未超出15%。在常规排放中,CO和NMHC排放量有所增加,NO_x的排放量有所减少;soot排放量大幅度减少。非常规排放物中,甲醛和未燃甲醇的排放量有所增加,且随甲醇含量越高,排放增加量越高。
[Abstract]:Four kinds of micro-emulsified oils with methanol mass ratio of 5% and 20% were prepared with 0# diesel oil as base oil and labeled as M5 M10 M15 M20 respectively. Th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0# diesel oil and four kinds of micro-emulsified oil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engine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were not chang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mbustion duration of micro-emulsified oi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ethanol ratio, and the power performance decreases, and the torque decreases more with the increase of methanol content, but the decrease is not more than 15%. In the conventional emissions, CO and NMHC emissions have increased, and the emissions of Nox have been reduced, and soot emissions have been greatly reduced. The emissions of formaldehyde and unburned methano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thanol content.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326)资助
【分类号】:TK4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鹏;孙平;;微乳化乙醇柴油热物性计算与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2013年02期
2 金萍,傅茂林,宁智,刘文胜,王海;一种新型柴油-水微乳化油的研究[J];小型内燃机;2000年01期
3 宋印东;袁银男;崔勇;李鹏;尹学军;;微乳化甲醇柴油的流动性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2年04期
4 徐玉福;王琼杰;胡献国;朱锡锋;;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的摩擦学特性[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年S1期
5 宋印东;袁银男;杜家益;崔勇;李鹏;尹学军;;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稳定性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2年05期
6 艾文;高清洁柴油[J];中小企业科技;2005年12期
7 俞辉强;徐玉福;胡恩柱;刘天霞;胡献国;;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的往复运动摩擦学特性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3年06期
8 熊云;刘晓;赖容;;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铁臻;许世海;严毅;张斌;梁成志;;微乳化柴油配方的研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友国敦史;村濑靖幸;山田真尔;津田ひろ子;;由双连续微乳化体系构成之卓越卸妆品[A];第八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良;步平;;微乳化体皮肤安全性改善的新途径[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骆小红;张伟;顾保东;;蜂胶的微乳化及抗菌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俐丽;朱照静;匡扶;李艳;林凤云;;普罗布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优化的研究[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倩;陈晨;管清香;;葛根总黄酮自微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的制备[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姿媛;欧丽红;何泽民;蔡晓虹;崔升淼;;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颗粒的研制及质量评价[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7 徐良;步平;;微乳化体皮肤安全性改善的新途径[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8 吕娟丽;刘振华;刘洋;王坚成;张强;;9-硝基喜树碱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评价[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徐玉福;王琼杰;胡献国;朱锡锋;;微乳化生物质燃油的摩擦学特性[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安高军;熊春华;鲁长波;周友杰;;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燃料——微乳化柴油[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杨宏生;“水变油”借壳“新能源”图谋卷土重来[N];中国商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淑娟;先进的微乳化燃油技术[N];中国汽车报;2001年
3 舒圣祥;尊重企业家的创新自由[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吕雁;汽车尾气与微乳化燃油技术[N];科技日报;2001年
5 吕雁;微乳化燃油技术登陆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英甲;环保节能一肩挑[N];市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文彪;连香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熊颖;银杏酮酯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中彦;TPGS在辛伐他汀微乳及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中的作用及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4 易涛;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金方;胰岛素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婕;辅酶Q10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丽;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3 王猛;车用微乳化柴油的应用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何吉奎;黄连素自微乳化肠溶胶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史朝晖;α-细辛脑自微乳化胶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6 范敏;新型微乳化剂的研制及微乳化油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钦富华;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田大丰;辛伐他汀自微乳化胶囊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9 贾文;微乳化柴油配方的研制以及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范博;微乳化甲醇柴油燃烧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3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84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