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0 12:41
【摘要】:可调两级增压系统作为最具研究潜力的一种增压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压比的要求,为诸多先进技术提供更多的进气量,更能提高增压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解决进气滞后的问题。为了实现两级增压系统在发动机稳态时能够达到经济性最优的增压压力,以及动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响应性能,本文以一款6缸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可调两级增压系统试验台架的改造以及仿真模型的建立,重点研究了可调两级增压系统中高压级涡轮旁通阀的控制系统。通过仿真模拟和试验确定了稳态工况下增压系统的闭环控制算法以及控制策略;通过检测转速、喷油量以及油门位置的变化,旁通阀控制系统能够对发动机动态过程进行判断,并根据过量空气系数及其变化率执行相应的调节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动态过程中的响应性。最终集成了一套兼顾稳态时油耗较低和动态时响应性较高的控制系统。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upercharging technologies, the adjustable two-stage supercharging system can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ssure ratio, provide more air intake for many advanced technologies, but also improve the dynamic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the turbocharging system. Solve the problem of air intake lag. In order to realize that the two-stage turbocharging system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pressurization pressure in the steady state of the engine and the high response performance in the dynamic process, a 6-cylinder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aper. The test bench of adjustable two-stage turbocharging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imulation model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control system of high-pressure turbine by-pass valve in adjustable two-stage turbocharging system is studied emphatically. The closed-loop control algorithm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booster system under steady condition are determin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engine can be judged by the by-pass valve control system by detecting the change of speed, fuel injection and throttle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excess air coefficient and its rate of change, the response of the dynamic process is further improved. Finally, a control system with low fuel consumption and high dynamic response is integrated.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绍明;朱骏;邓康耀;崔毅;刘毅;荣伟华;张国征;;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与其他增压系统的对比计算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1年05期

2 苌葆全;;国外导弹增压系统述评[J];国外导弹技术;1981年12期

3 王宗林;增压系统工作中的可靠性[J];液压与气动;1986年02期

4 马修真,陈志显,李文辉,丁彦闯,朱友文,张栋波;基于模糊理论的增压系统故障诊断[J];内燃机学报;2001年05期

5 何义团;马朝臣;魏名山;朱智富;;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何义团;马朝臣;朱智富;魏名山;韩静;;车用二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与模拟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7年03期

7 魏名山;张志;何永玲;马朝臣;邢卫东;;带不同类型调节阀的二级增压系统结构与性能对比[J];内燃机工程;2009年01期

8 魏名山;张志;方金莉;马朝臣;施新;邢卫东;;带有放气阀的二级增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J];内燃机学报;2009年02期

9 曲德志;;船舶柴油主机增压系统故障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10 杨磊;张俊跃;王振彪;;柴油机顺序增压系统进气切换机构的设计与数值模拟[J];柴油机;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夏立东;陈绍华;李海容;张伟光;尹剑;彭述明;龙兴贵;;一种特殊的气体增压系统初步设计[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2 张伟光;陈绍华;尹剑;张小安;李海容;夏立东;;超高压氦增压系统研制[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冬冬;陈翠和;陈斌;张永国;;海底油气多相混输增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金江;范玉德;刘知贵;;基于模糊控制的超高压增压系统建模与仿真[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高先理;淄柴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N];淄博日报;2010年

2 郭志耘 彭小民;MIXPC增压系统 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王发明;如何正确使用柴油机增压系统[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绍明;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传雷;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防喘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艳;柴油机两级涡轮增压系统的匹配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胡国庆;汽油机涡轮再冷增压系统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宝川;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萍;微型燃机然气增压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志林;柴油机匹配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与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赵东辉;柴油机二级相继增压系统匹配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李胜达;柴油机多阶段及双压气机顺序增压系统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赵鹏;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王根意;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程伟;H系列电控共轨柴油机进排气增压系统设计、试验与计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3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193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