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热仿真分析及液冷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05 10:43

  本文关键词: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热仿真分析及液冷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年

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热仿真分析及液冷系统研究

刘福东  

【摘要】:近年来,电子器件的应用遍布各个领域,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器件的发展逐渐趋于微型化和集成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电子器件不仅增大了加工和装配难度,同时增大了电子器件的散热难度。据统计,绝大部分的电子器件损坏是由于温度过热引起的。所以,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对电子器件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在众多的电子器件热控制手段中,强迫液冷方式因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成为电子期间应用领域的一项热点。 本文以某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为热设计对象,分析其发热特点,并设计出一套基于液冷冷板的强迫液冷循环系统。首先,建立大功率电子器件的物理模型,并对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进行了热仿真模拟,包括电子器件的瞬态热仿真模拟和稳态热仿真模拟。通过电子器件的瞬态热仿真,得到电子器件在飞行段达到温度上限125℃的时间随冷板厚度的变化关系,即冷板厚越大电子器件达到温度上限的时间越长;通过电子器件的稳态热仿真分析,得到电子器件端子侧面平均温度小于70℃时,能保证电子器件内部芯片温度低于125℃。 其次,根据电子器件的热仿真模拟结果,设计换热的液冷冷板。首先根据电子器件的结构形式及端子孔的位置并考虑加工难度,对不同流道铺设方式和流道弯角形式的冷板进行流动和换热表现的比较,最后选择流道形式为半圆弯角45°斜流道的冷板进行后续的流动和传热分析。流动和传热分析包括三部分:冷板流道截面当量直径和深宽比对内部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并根据熵产理论分析了流体在流动和传热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失;从冷板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表现以及能量损失三个方面对冷板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最后,设计了电子器件的液冷实验系统,选购相关实验设备进行及设计测控系统的PLC程序后,对该液冷系统进行了简化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之前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并得到液冷系统的流阻特性,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K1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枫轩;李洋;;印刷电路板制作中电子元件热设计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7年16期

2 余小玲;张荣婷;冯全科;;大功率模块用新型冷板的传热性能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12期

3 周涛,汤姆·鲍勃,马丁·奥德,贾松良;金锡焊料及其在电子器件封装领域中的应用[J];电子与封装;2005年08期

4 张雪粉;陈旭;;功率电子散热技术[J];电子与封装;2007年06期

5 辛明道,师晋生;微矩形槽道内的受迫对流换热性能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6 田沣;;射流冷却技术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6年03期

7 夏国栋;翟玉玲;崔珍珍;李艺凡;;带有内肋的凹穴型微通道热沉的熵产及传热特性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3年08期

8 晁凉杰;钟诗胜;;新型阵列喷射冲击间接液体冷却冷板实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2期

9 刘巍;朱春玲;;分流板开孔面积对微通道换热器流量分配的影响[J];流体机械;2014年01期

10 苏尚美;张亚男;成方园;侯雪梅;;微通道换热器的特性分析及其应用前景[J];区域供热;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宝霞;贾朝阳;;挤出机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及换热能力的计算与分析[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9期

2 许建柳;;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李茜;苏华;李晓虹;张燕;;地源热泵竖埋U形换热器一维数值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4 李传瑞;王立涛;葛仁余;余小鲁;陈志浩;;CSP连轧过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宋如敏;王恒青;;农产品加工的供热管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黄宏娟;崔碧峰;邹德恕;张楠;陈依新;沈光地;;808nm半导体激光器烧结工艺的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7年03期

7 丁凯凯;冯士维;郭春生;刘静;;大气与真空下功率VDMOS散热特性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1年07期

8 刘达德;;对于改进国产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几项建议[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9 翟唤春,尚娜,王浚;环境试验设备的状态空间法仿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谢永奇,余建祖,赵增会,秦彦;矩形微槽内FC-72的单相流动和换热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玲玲;周光魏;寇智慧;赵保国;杜志明;郭泽荣;;圆柱形烟花热自燃数学模型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魏琪;赵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介鹏飞;李德英;;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娟;冯诗愚;刘卫华;;计算机芯片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贺建忠;幸利;马康康;;电解槽保温技术的应用与探讨[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孔令斌;;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赵博;武传松;;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宋小伟;孙斌煜;;双辊带材铸轧侧封技术中熔融钢液液面宽度对侧封板所受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9 张靖岩;史毅;吕振纲;仝玉;王礼;;结构构件耐火隔热性计算模型[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立柱;朱国庆;张国维;;基于性能化的大空间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左远志;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姚栋伟;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朱登亮;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阎秦;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先春;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谭晓倩;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晁侃;微流控系统调控电渗流和热效应数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东;高热流密度微结构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振华;微尺度下水的温度场测量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纪翠娟;平面热源低温差散热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薛小海;无线基站的散热和噪声改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董锋;液冷冷板内S型及S型加分流片流道仿真与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达人;电子设备冷板等效及三场仿真优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国基;新型In-Ag无铅焊膏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白丽;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热等效装置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8 徐扬;半导体激光器AuSn焊料烧结工艺优化与器件特性评价[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娟;电子芯片冷却用微型膜式压缩机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高辉霞;不同冷速对共晶Zn-4Al-3Mg合金组织形成及其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双根,金开军,朱春玲;液冷组件热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顾学歧,李峻勤;冷板的优化设计及强度计算[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杨春信,袁修干;穿透式冷板的传热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4 王乃华;滕斌;高翔;骆仲泱;岑可法;;螺旋翅片管束换热过程的熵产分析[J];动力工程;2009年02期

5 蒋长顺;谢扩军;许海峰;朱琳;;三维多芯片组件的散热分析[J];电子与封装;2005年11期

6 赖天华;板翅式冷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1999年04期

7 刘焕玲,邵晓东,贾建援,王卫东;计算机芯片的散热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5年03期

8 杨冬梅;徐德好;;液冷冷板的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1期

9 徐德好;;微通道液冷冷板设计与优化[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2期

10 刘静;周一欣;;芯片强化散热研究新领域——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群;对流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D];清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五辆新型冷板车投入运用[J];铁道车辆;1986年10期

2 裴祥林,张志刚;数字式冷板冷藏车检温仪[J];铁道车辆;1988年04期

3 张景阳;冷板冷藏车通过部级鉴定[J];铁道车辆;1990年01期

4 赵悌荪;李林;;发展冷板车的一条新途径——利用淘汰的冷藏车改成冷板车和充冷站[J];制冷学报;1991年02期

5 刘国丰;冷板冷藏车运用方式的探讨[J];铁道车辆;2000年08期

6 郭宪民,杨小龙;板翅式冷板表面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詹耀立,王忠堂,梅瑞斌,武小娟,赵宪明;冷板车运输货物时车内温度场数值模拟[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孟华,杨培志;冷板冷藏车内冷冻板冻结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年04期

9 阚杰,郝亮,李涛,李强,袁秀玲;机械冷板冷藏车的发展与改进方向[J];制冷与空调;2005年05期

10 杨培志;刘向龙;;冷板冷藏车内冷板换热性能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伟杰;;蒸发腔冷板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马迎曙;;组合式散热冷板结构技术研究[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葆森;裴一飞;袁伟峰;郄殿福;;热沉冷板热性能模拟分析[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江海东;李元生;;功放组件冷板的制造工艺[A];2006年全国电子机械和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臧建彬;何淑静;顾春花;;机械冷板冷藏车冷冻板充冷过程研究——Ⅱ部分:充冷过程模拟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邹京生;;铁路冷板冷藏车的研究和试验[A];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C];1989年

7 钱吉裕;束瑛;;微小通道冷板的快速仿真设计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健;;大型复杂液冷冷板的热设计仿真方法[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N];物资信息报;2005年

2 思文;[N];现代物流报;2007年

3 思文;[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包斯文;[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思文;[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陶永根;[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孟友;[N];中国矿业报;2001年

8 冷水;[N];中国矿业报;2002年

9 ;[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宝文;[N];国际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磊;液冷冷板流动和换热特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云永琥;电子机箱气冷冷板的传热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延;液冷冷板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翟妮娜;S型流道液冷冷板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郭永刚;冷板冷藏车内温度场及其对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6 魏慧冬;全高度电子设备冷却用冷板设计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周丽;冷板冷藏车内番茄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及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董锋;液冷冷板内S型及S型加分流片流道仿真与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欢;密集型窄缝矩形通道液冷冷板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达人;电子设备冷板等效及三场仿真优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功率集成电子器件热仿真分析及液冷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4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