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基于金属蓄热动态的直流炉控制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30 19:36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在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火电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火电机组主要以煤炭作为燃料。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电机组必然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超临界乃至超超临界直流机组正越来越成为主流,所以必须对大容量直流机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建立适用于超超临界直流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的模型是前提。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1.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蓄热进行分析。运用机理分析方法,得到了水冷壁中工质的比焓和压力随炉膛高度的分布,基于IAPWS一IF97分区标准,将水冷壁划分为过冷水段、过渡段和过热段;然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了直流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蓄热的计算式;最后引用谏壁电厂1000MW机组锅炉的设计参数对锅炉蓄热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塔式直流锅炉的水冷壁蓄热与过热器蓄热大体相当,金属蓄热远大于工质蓄热,锅炉蓄热可以由金属蓄热近似代替。2.在结构上将直流锅炉机组划分为制粉系统、锅炉系统和汽轮机系统,针对三个系统分别运用机理分析法构造了模型,并将对于直流锅炉蓄热的数据引入锅炉系统建模过程,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了一个适用于超临界直流机组的通用模型结构;然后利用谏壁电厂#14号机运行的历史数据,用回归分析和遗传算法辨识,得到了机组模型的未知参数和待定函数,最终构造了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控制模型。3.通过对比模型输出的计算值和机组运行的实测值,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应用K均值聚类算法得到了一段时间内机组的四个典型工况,并在工况点下用小偏差线性化法对模型完成线性化,最后运用增益调度控制,对非线性模型构造了控制器,通过三组参数的定值扰动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实现了机组在大范围变负荷工况下机组功率的快速跟踪。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ew energy generation is developing in full swing, but the thermal power still occupies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imary energy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decides that coal is the main fuel for the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unit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rmal power units are bound to develop to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parameters. Supercritical and even ultra-supercritical DC uni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instrea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o mor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large capacity DC unit. It is a prerequisite to establish a model suitable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ultra supercritical DC uni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purpose,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work: 1. The heat storage of supercritical once-through boiler is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fic enthalpy and pressure of the working fluid with the furnace height in the water wall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mechanism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IAPWS-IF97 zoning standard, the water wall is divided into the supercooled water section, the transition section and the superheated section. Then the heat storage formula of water wall and superheater of once-through boiler is deduced by using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Finally,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1000MW unit boiler in Jianbi Power Plant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storage of the boil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ater wall heat storage of the tower once-through boiler is abou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uperheater. Metal heat storage is far greater than working fluid heat storage, boiler heat storage can be approximately replaced by metal heat storage. 2. 2. In structure, the once-through boiler unit is divided into pulverizing system, boiler system and steam turbine system. For the three systems, the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mechanism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heat storage data of once-through boile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ing process of the boiler system. The model is modified and a general model structure suitable for supercritical DC unit is constructed. Then the unknown parameters and undetermined functions of the unit model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Jianbi Power Plant # 14 machine opera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genetic algorithm identification. Finally, a control model with three inputs and three outputs is construct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model outpu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unit operation. By using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four typ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unit are obtained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 model is linearized by the small deviation linearization method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Finally, a controller is constructed for the nonlinear model by using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oller is verified by the constant disturbance test of three sets of parameters, and the fast tracking of the unit power is reali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range variable load.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蕴华,陈定方,熊文龙;基于角色与基于规则相结合的访问控制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5期

2 刘婷婷,汪惠芬,张友良;支持授权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及实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卢亚辉;张力;刘英博;;基于域的综合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12期

4 黄田;;浅谈访问控制模型[J];硅谷;2010年14期

5 太田德二 ,王振和;钢铁厂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模型[J];国外自动化;1983年06期

6 M.sohmidt ,H.puta ,郑应文;为植物生长因子提供最优化条件[J];国外自动化;1986年06期

7 刘长勇;余文森;;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学习流访问控制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12期

8 侯 春,吴晓梅;内饰数据控制模型建立及制造中的有关技术问题[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年07期

9 程远斌;某炮控系统设计与控制模型的建立[J];四川兵工学报;2002年02期

10 韩伟力,陈刚,尹建伟,董金祥;权限约束支持的基于角色的约束访问控制模型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迪;甘宏;潘丹;;基于面向服务的多租户访问控制模型研究[A];《IT时代周刊》2013年度论文集[C];2013年

2 王金龙;黎军保;;脱碳理论在动态控制模型中的应用[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长征;王清贤;颜学雄;;基于历史时序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潜继成;孙迈;蔡铁岭;;野战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指挥控制模型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宁娟;赵合计;;扩展的X-RBAC模型构建[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陆鹏威;吴松;;基于角色和环境的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和实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刘梅;魏志强;刘亚敏;王晓;;基于任务和角色的双重访问控制模型[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8 欧晓鸥;王志立;邵发森;;一种易扩展可管理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9 刘大伟;庄毅;张奇;;基于使用控制模型的防恶意下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付争方;王小明;窦文阳;吴茜;;基于信任授权的模糊访问控制模型[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金利;企业间加工质量动态跟踪控制模型[N];科技日报;2007年

2 廖建国;钢材形状和材质控制模型的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吕斌;优化生产 智能调控[N];中国冶金报;2002年

4 刘纪生 王建国 陈坚兴;过程控制开发时不我待[N];中国冶金报;2008年

5 王晓铭 记者 王春;科技创新舞台上的聚光人[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枫;网络可信控制模型及形式化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杨柳;云计算环境中基于访问控制模型的用户效用安全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吴娴;基于策略域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型[D];苏州大学;2009年

4 於光灿;协作环境中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超;基于信息流强约束的多级互联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翟治年;企业级协作环境中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怀明;电子政务系统中基于组织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崔永泉;协作计算环境下基于使用控制模型的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翟志刚;动态开放式环境下的使用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欧阳凯;面向VPN的访问控制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兰;基于民航乘客有限理性购票行为的存量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峰;山区高速公路驾驶员速度控制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柳泉兴;云计算中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苑博林;基于信任及风险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与系统实现[D];东北大学;2014年

5 罗延;XML数据库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郭磊;基于金属蓄热动态的直流炉控制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王翠娟;印刷企业库存控制模型建立与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8 闵祥参;基于角色的模糊访问控制模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文森;基于角色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熊军;基于模糊算法的支持多策略访问控制模型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8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418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