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NTPI再生板翅式EGR冷却器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1 09:17
【摘要】: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喷射(non-thermal plasma injection,NTPI)技术再生板翅式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冷却器的试验平台及EGR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考察了NTPI对EGR冷却器的宏观再生效果;利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对NTPI处理前后EGR冷却器的内部炭层进行取样研究,探索了NTPI对炭层样品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TPI技术可以有效渗透剥离EGR冷却器气道内壁的炭层,并能够显著改善冷却器的换热性能;在NTPI作用下,炭层中挥发性物质(volatility fraction,VF)的比含量明显降低,固体炭的比含量虽增加但燃烧活性提高;同时低温等离子体可有效去除炭层VF中的醛酮类有机物,对有机酸酯类有机物无明显脱除效果。
【图文】:

装置图,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


循环的柴油机排气从翅片管内流过,并通过管壳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冷却。研究[6]表明:板翅式EGR冷却器比管壳式EGR冷却器的换热效率高25%~50%。然而,板翅式EGR冷却器极易堵塞,又不便再生,严重制约了板翅式EGR冷却器的应用,有必要开展板翅式EGR冷却器的再生研究工作。图1(b)为板翅式EGR冷却器为CA6DL2-35E4R柴油机完成耐久试验后拆下的,积炭情况相当严重。本文中将采用NTPI技术对该板翅式EGR冷却器进行再生试验。图1板翅式EGR冷却器1.2EGR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EGR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工作时,参与再循环的柴油机排气在EGR冷却器内部的流向如图2中箭头A所示,冷却水的流向如图2中箭头B所示,为顺流式冷却。测试系统中,EGR冷却器气道的进/出口处分别布置了一个直径为2mm的K型玻璃纤维测温热电偶(Omega,GG-K-36),量程为-73~482℃,可测EGR冷却器的进/出气温度Tg,i、Tg,o;EGR冷却器水腔的进/出口处也分别布置了一个直径为1mm的低温K型热电偶(Omega,NR40b),量程为-200~260℃,可测水腔进/出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i、Tc,o。图2EGR冷却器换热性能测试系统装置图冷却器的换热性能可以通过EGR出气温度、EGR冷却效率、EGR冷却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及其前后端压差等评判。EGR冷却效率为实际换热量与最大可能换热量之比,如式(1)所示[1

形貌,冷却器,形貌,积炭


31.6如表1所示,经6h再生后,EGR出气温度降低至90℃,冷却效率从85%提高到91%,TLMTD降低了6.7K,表明再生后EGR冷却器的换热性能显著改善,并可逐渐恢复无积炭状态下的换热水平。再生前EGR冷却器前后端压差为4.3kPa,再生后降低至2.5kPa,无积炭状态下为1.6kPa,说明经NTP作用后,EGR冷却器气道内的堵塞情况已大幅度缓解。各评价指标的变化表明:NTP可有效再生EGR冷却器。再生效果如图4所示。图4板翅式EGR冷却器进气端再生前后形貌2.2再生前后形貌对比EGR冷却器因其特定的积炭机理,炭层会紧紧吸附在气道的内壁上,积炭严重时甚至会在进/出口处形成积炭瘤,坚固且不易去除。然而,再生结束后取出EGR冷却器进行观察,发现出口端的炭层整体剥离了壁面(图5),并倒出了大量当量直径1~4mm不等、厚度0.3~1.0mm不等的炭片层和一些白色粉末,积炭瘤也不再坚固,变得脆且疏松易于去除。这是因为炭层中的黏结性成分被NTP活性物质分解或去除,但由于翅距较小,进口处的积炭瘤足以封堵其周围气道,且积炭瘤为凝结吸附而成并非堆积而成,无孔无隙,致使NTP活性气体无法直接穿透积炭瘤流入被堵住的气道内部,因此被封堵气道内部的积炭尚未处理完全,,有待进一步研究。图5板翅式EGR冷却器出气端再生前后形貌对比2.3NTPI对EGR冷却器内部积炭理化特性的影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NTP活性物质对EGR冷却器内部炭层理化特性的影响,针对再生前后所获取的炭层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ther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鹏江;高希彦;王浩;邵杰;吴君华;贾玉河;;柴油机EGR和微粒过滤器的试验研究[J];现代车用动力;2008年02期

2 李湘华;张小姣;;某四缸柴油机EGR各缸均匀性计算[J];柴油机;2008年05期

3 刘明;EGR在CA498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桢;崔毅;邓康耀;曲栓;庞海勇;;柴油机内部EGR的数值模拟分析[J];柴油机;2007年03期

5 王岩松;汤晓林;李燕;吴大钰;;柴油机EGR冷却器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5期

6 李娜,张强,房克信,李国祥;EGR在柴油机中的研究应用[J];车用发动机;2002年02期

7 郝汝林;;工况排放试验辅助柴油机EGR匹配方法[J];轻型汽车技术;2008年Z1期

8 贾全仓;张智;李俊文;;解析轿车汽油机EGR控制方式[J];内燃机;2008年02期

9 侯擰龙;倪计民;;EGR冷却器积炭机理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8年S1期

10 汪永斌;施已平;;不稳定操作状态下EGR式柴油热风炉均相耦合燃烧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二江;天然气—氢气混合燃料结合EGR的发动机和预混层流燃烧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2 石磊;内外部EGR与电控燃油喷射控制柴油均质燃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5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575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