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型煤优化配比及燃烧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6:08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型煤优化配比及燃烧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生物质型煤作为新型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解决传统工业型煤燃烧性能不足的有效途径。目前对生物质型煤的研究不够深入,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其配比和燃烧特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供工业生产应用的指导依据。本论文的目的是对生物质型煤的优化配比和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希望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为生物质型煤应用到工业生产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 根据上述目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①原煤选用七台河无烟煤,生物质选用玉米秸秆,粘结剂选用黄土,制备生物质型煤。以挥发分和发热量为指标,参考以往对生物质型煤优化配比方面的研究,结合“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方法自身的特点,采用二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生物质型煤型煤的配比研究,得到了试验指标与各组分之间的回归方程,并求出了优化配比。 ②为了深入了解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将其试样在纯氧气氛下进行了程序升温法的热重试验,得到了质量、温度和时间三者相对应的试验数据,绘制了相应的热重曲线(TG)和微商热重曲线(DTG),获取了生物质型煤燃烧特征参数。结果显示,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很好,且优于传统工业型煤。 ③针对热重试验,分析生物质型煤燃烧动力学特性,建立相应的燃烧动力学模型。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推导出了适合生物质型煤的燃烧动力学模型;绘制出了ln[-ln(1-a)/T~2]-1/T曲线;划分了燃烧阶段,求取了相应的特征参数;建立了燃烧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对于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的研究,燃烧动力学是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质型煤 试验设计 热重试验 燃烧特性 燃烧动力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K16
【目录】:
- 提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发展生物质型煤的意义9-12
- 1.2 生物质型煤的发展概况12-14
- 1.3 生物质型煤面临的问题14-15
- 1.4 发展生物质型煤的可行性15-16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二章 生物质型煤配比试验设计17-37
- 2.1 试验设计目的17
- 2.2 试验设计方法选择及简介17-20
- 2.3 试验设计方案20-34
- 2.4 试验优化配方34-36
- 2.5 本章小节36-37
- 第三章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37-59
- 3.1 引言37
- 3.2 试验方法37-41
- 3.3 试验部分41-46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46-53
- 3.5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53-57
- 3.6 本章小节57-59
- 第四章 生物质型煤燃烧动力学模型59-75
- 4.1 引言59
- 4.2 燃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59-62
- 4.3 模型参数解析62-63
- 4.4 模型参数确定63-67
- 4.5 数据分析67-70
- 4.6 燃烧动力学模型70-73
- 4.7 本章小节73-7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5-79
- 5.1 总结75-77
- 5.2 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3
- 摘要83-86
- ABSTRACT86-90
- 致谢90-91
- 导师与作者简介9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玉立;朱书全;王兴国;王鹤;;中国生物质型煤技术的研究现状[J];洁净煤技术;2007年06期
2 梅宁;于国祥;扈思渊;;吸氨改性煤的燃料特性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文仪;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特性及燃烧动力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武子;生物质混合颗粒燃料热工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何红亮;白音华褐煤半焦与生物质成型及其燃烧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单志伟;生物质及其型煤压缩成型优化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型煤优化配比及燃烧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5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