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O-BP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控制系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73;TK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淼;陈湘萍;;有机朗肯循环综述[J];电子世界;2017年17期
2 张琨;任笑彤;李丛;沈胜强;;有机朗肯循环复合系统中喷射器能量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17年05期
3 刘棉涛;李越伟;刘燕妮;韦媚媚;;回收低温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及优化[J];能源工程;2016年05期
4 钱方;美国投运有机工质透平地热发电装置[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8年01期
5 李颂哲,李华;卡林纳循环脱颖于朗肯循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的新途径[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8年03期
6 陈亚平;;余热动力回收的新工质与新循环[J];节能;1989年03期
7 陆昆鹏;孙汉文;王珈乐;王行政;;有机朗肯循环在干熄焦技术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年10期
8 徐根东;吴佳军;陈晶晶;王昌松;史册;;102℃常压余热蒸汽有机朗肯循环模拟及经济性分析[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7年02期
9 伍淼;陈湘萍;;浅析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J];中外能源;2017年10期
10 杨灿;谢辉;周奎;程彰;;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耦合效应[J];内燃机学报;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骞;;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选择[A];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第十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连红奎;顾春伟;李锡明;徐志明;叶钟;;有机朗肯循环透平设计与分析[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3 邱留良;任洪波;班银银;杨健;蔡强;;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综述[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工程热力学专辑[C];2015年
4 魏东红;鲁雪生;陆震;顾建明;;应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仿真的透平建模[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艳;连红奎;顾春伟;;有机朗肯循环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艳;顾春伟;李锡明;徐志明;叶钟;;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中低温工业余热的系统研究[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7 卢军;李伟鑫;韦伟;严瑞东;陈江平;程言峰;;极地气候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工质选择[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伟民;高铁瑜;陈凤云;钱继杨;高松涛;;海洋温差氨-水非共沸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林文胜;贺红明;顾安忠;;利用LNG冷能的再热式低温朗肯循环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文胜;贺红明;顾安忠;;利用LNG冷能的再热式低温朗肯循环分析[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苏伟 王琳;天加发布效率最高低温发电系统[N];中国电力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富斌;基于热经济性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2 宋松松;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的集成仿真与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3 宋建忠;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杨灿;柴油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动态耦合效应及能效优化策略[D];天津大学;2016年
5 杨凯;车用发动机变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华荣;有机朗肯循环多目标参数优化及经济环境影响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7 杨绪飞;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变工况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冯永强;中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晓东;小型重力驱动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李艳;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及其透平的研究与设计[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策;基于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的两类热电联产系统[D];厦门大学;2017年
2 俊德(Junaid Alvi);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及循环结构对比[D];天津大学;2018年
3 郭爽;基于PSO-BP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4 许鸿胜;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性能研究及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5 胡祖康;船用SCR柴油机-有机朗肯联合系统设计及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周奇遇;基于遗传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多目标优化[D];湘潭大学;2018年
7 陈韬;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8 宋霜露;内燃机废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9 倪佳鑫;有机朗肯循环的动态仿真及变工况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10 南来福;基于传热不可逆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5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