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基于PSO-BP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控制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22:25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进化的基础,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余热的有效利用在当前社会的能源利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发电技术主要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废蒸汽为热源,将其中的部分热能转化为电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工质是低沸点的有机物,用来回收中低温热源的循环系统。余热利用既能实现能源回收利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使得这一研究方向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于该系统具有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等特性,使得传统控制方法难以满足控制要求,本文针对有机朗肯循环过程控制的优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介绍。对系统的工艺机理,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工质泵等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对各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对非线性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降阶处理。结果表明,降阶后的模型更利于进行控制研究。(2)针对传统PID控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系统在余热发电过程中的多变量耦合的问题,提出基于BP-PID的有机朗肯循环控制系统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与传统PID相结合的基本理论和特点。通过应用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优于传统PID控制,缩短调节时间,降低了系统超调量。(3)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在控制过程中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搜索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利用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的方法,建立了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PSO-BP-PID控制器在系统中进行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PID控制使蒸发器出口温度准确,优于传统PID控制和BP-PID控制。不仅降低了系统超调量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功率。验证算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73;TK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淼;陈湘萍;;有机朗肯循环综述[J];电子世界;2017年17期

2 张琨;任笑彤;李丛;沈胜强;;有机朗肯循环复合系统中喷射器能量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17年05期

3 刘棉涛;李越伟;刘燕妮;韦媚媚;;回收低温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及优化[J];能源工程;2016年05期

4 钱方;美国投运有机工质透平地热发电装置[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8年01期

5 李颂哲,李华;卡林纳循环脱颖于朗肯循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的新途径[J];能源研究与信息;1988年03期

6 陈亚平;;余热动力回收的新工质与新循环[J];节能;1989年03期

7 陆昆鹏;孙汉文;王珈乐;王行政;;有机朗肯循环在干熄焦技术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年10期

8 徐根东;吴佳军;陈晶晶;王昌松;史册;;102℃常压余热蒸汽有机朗肯循环模拟及经济性分析[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7年02期

9 伍淼;陈湘萍;;浅析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J];中外能源;2017年10期

10 杨灿;谢辉;周奎;程彰;;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耦合效应[J];内燃机学报;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骞;;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选择[A];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第十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连红奎;顾春伟;李锡明;徐志明;叶钟;;有机朗肯循环透平设计与分析[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3 邱留良;任洪波;班银银;杨健;蔡强;;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综述[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工程热力学专辑[C];2015年

4 魏东红;鲁雪生;陆震;顾建明;;应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仿真的透平建模[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艳;连红奎;顾春伟;;有机朗肯循环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艳;顾春伟;李锡明;徐志明;叶钟;;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中低温工业余热的系统研究[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7 卢军;李伟鑫;韦伟;严瑞东;陈江平;程言峰;;极地气候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工质选择[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伟民;高铁瑜;陈凤云;钱继杨;高松涛;;海洋温差氨-水非共沸混合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林文胜;贺红明;顾安忠;;利用LNG冷能的再热式低温朗肯循环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文胜;贺红明;顾安忠;;利用LNG冷能的再热式低温朗肯循环分析[A];第八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苏伟 王琳;天加发布效率最高低温发电系统[N];中国电力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富斌;基于热经济性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车用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2 宋松松;车用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的集成仿真与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3 宋建忠;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杨灿;柴油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动态耦合效应及能效优化策略[D];天津大学;2016年

5 杨凯;车用发动机变工况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华荣;有机朗肯循环多目标参数优化及经济环境影响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7 杨绪飞;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变工况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冯永强;中低温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热经济性优化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晓东;小型重力驱动低温有机朗肯循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李艳;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及其透平的研究与设计[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策;基于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的两类热电联产系统[D];厦门大学;2017年

2 俊德(Junaid Alvi);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及循环结构对比[D];天津大学;2018年

3 郭爽;基于PSO-BP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4 许鸿胜;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系统性能研究及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5 胡祖康;船用SCR柴油机-有机朗肯联合系统设计及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周奇遇;基于遗传算法的有机朗肯循环多目标优化[D];湘潭大学;2018年

7 陈韬;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8 宋霜露;内燃机废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9 倪佳鑫;有机朗肯循环的动态仿真及变工况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10 南来福;基于传热不可逆的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5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25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