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等离子体点火及助燃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03:2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天然气消耗对外依存度为31%,石油为64.2%,而且该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开发传统一次能源的替代品,高炉炼铁工艺产生的高炉煤气即是该类替代品之一。但高炉煤气在燃烧过程中因为热值较低而使点火困难,燃烧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熄火等现象。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技术即可解决以上问题,等离子体点火助燃技术不仅可以使可燃混合物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以上,而且能产生大量活性粒子来改善燃料的燃烧特性,从而提高燃烧室的点火可靠性和燃烧稳定性。本文以某型等离子体点火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点火器的点火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建立描述燃烧场的基本控制方程和补充方程,数值模拟研究等离子体对燃烧流场的强化作用,为等离子体点火助燃发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点火器的放电电压特性、火核发展过程及空气电离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点火器的放电电压和火核尺寸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空气电离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成分,实验结果为数值模拟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奠定了基础。(2)数值模拟等离子体火核的尺寸大小和能量变化过程,并且在火核附近引入活性粒子。基于某型环管燃烧室系统分析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位置、点火功率、点火频率、活性粒子成分和浓度及等离子体射流深度对点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点火器的设计和布局提供了指导。(3)基于简单湍流扩散射流火焰Flame D对比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活性粒子对低热值燃料燃烧流场的强化作用以及不同浓度的活性粒子在不同燃料热值工况下的助燃效果;最后对等离子体助燃低热值气体燃料的助燃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化学机理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原理。
【图文】:

路径,等离子体,空气,功率


控。而造度控制提供了。第一种路而将可燃混高能电子和子反应生成造新的链分为多个小分体产生的离度、湍流强了新的解决路径是热力学混合物的温度和离子以及成活性自由分支反应并分子,从而改离子流通过强度从而增哈尔滨方式。等离学路径,等度提升到到及带电的活性基和反应组最终加速链改变燃料的洛伦兹力和强了可燃混滨工程大学硕离子体通过四等离子体可以到着火点以性分子(比组分(比如链式反应。第的反应活性并和库仑力破混合物之间硕士学位论文四种路径来以快速地将上。第二种比如:2O 、:O 、OH第三种途径并增加混合坏了流动的的混合。来改善燃烧室将电子中的能种是化学动力2N ),这些H 、 H 、 H径是电子直接合物的扩散的稳定性,改室的性能,能量转移给力学路径,些活性分子2HO 、3O 和接撞击燃料性。第四种改变了附近给子料种近

空气电离,传播速度,等离子体,火焰


(20作用化学氧化剂周围ionic解为合作等离强化20化效a)不同燃12 年,普林效果可以分反应的进行剂的掺混。的分子,使wind effect多个小分子用于燃料的子体强化燃、化学输运15 年,俄罗果的作用展料喷射速度图 1.2 O3和林斯顿大学分为热效应行;②混合气非热效应使其获得能量t)(电场强化子燃料,最终的燃烧过程燃烧的作用运强化和化罗斯物理研展开数值模度的抬升火O2(1a 学的 Starikov和非热效应气的温度迅:①电子和量而成为激化气流的动终改变燃料程,从而实现原理展开了学动力学强研究所的 Ale拟研究。研火焰 (b)从g)对火焰vskiy 等[15]研应两种。热效迅速升高,扰和离子受到激发态,从而动量输运);料分子的动力现对燃烧的了实验和数强化。eksandrov 等研究结果表明从空气电离焰传播速度影研究表明,效应:①能扰乱气流的电场力和洛而形成更多③电子撞击力学机理。的控制和强化值模拟研究[17]对高压明:等离子离等离子体影响的实验气体放电等能量转移导致的流动,形成洛伦兹力而做多的活性粒子击燃料分子以上两种强化作用。同究,并将研究压放电后产生子体中的负离中分离 O2验图片等离子体强致气体温度成紊流,,促做无规则运子;②离子子,使其发生强化效应单同时,SUN究结果总结生的负离子离子(O2-、(1ga )强化燃烧度上升促促进燃料运动,撞子风效应生电离、单独或者等[16]也结为热力子对燃烧CO3-、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双晏;金星;张鹏;;甲烷-空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增强点火机理分析[J];推进技术;2015年10期

2 张鹏;洪延姬;沈双晏;丁小雨;马第;;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化学动力学效应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03期

3 赵兵兵;张鹏;何立明;杜宏亮;;等离子体助燃对燃烧产物影响的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09期

4 王峰;何立明;兰宇丹;杜宏亮;;直流电压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5 兰宇丹;何立明;丁伟;杜宏亮;王峰;陈鑫;;直流航空等离子体点火器射流特性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年11期

6 汤洁;段忆翔;赵卫;罗文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引擎燃烧技术的初步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0年03期

7 周少任;张煜盛;;内燃机脉冲电晕放电点火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车用发动机;2006年05期

8 穆勇,郑洪涛,谭智勇,李智明,周春良;等离子点火器三维燃烧流场的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数值模拟[J];汽轮机技术;2004年06期

9 黄锏,叶玲,牛涛,苗雨旺;等离子点火燃烧装置——电站燃煤节能环保新技术[J];节能与环保;2001年03期

10 娄马宝;低热值气体燃料(包括高炉煤气)的利用[J];燃气轮机技术;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雅军;环管型燃烧室点火及熄火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汤洁;非平衡等离子体增强燃烧的光谱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3 胡宏斌;非平衡等离子体助燃低热值气体燃料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胜;等离子体辅助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智明;等离子发生器化学反应流场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41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41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