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1:42
【摘要】:建筑行业在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要求的同时,其能源的消耗引起大量资源的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区域建筑行业面临节能和减排的双重压力时,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脱颖而出。它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前提下将区域内建筑应用的能源进行联网,通过建筑能源的共享,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排放的效果。基于对区域内建筑能源需求和区域内可用资源的潜力分析,本着节能减排的原则,提出以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为核心的区域建筑能源配置方式,建立了评价模型,最后以保定某产业园区为实例建立了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并与园区传统能源系统分别从热力学性、经济性、环保性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区域内能源资源进行分类并建立能源资源模型:建立天然气、电力等常规能源资源模型,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模型,浅层土壤能、地表水源能、污水源能、工业余热废热等未利用能源资源模型。(2)对区域建筑冷热电负荷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区域建筑冷热电负荷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冷热电负荷进行预测,即基于谐波反应法的HDY软件进行冷热负荷预测,情景分析法进行电负荷预测。(3)对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进行设计:提出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六大设计原则,即多源互补原则、多网互通原则、能源梯级利用原则、能质匹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供需平衡原则,并遵循上述原则进行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建立和冷热电生产、输配设备的介绍。(4)对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进行评价:建立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的热力学评价模型、经济性评价模型和环保性评价模型。(5)对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进行实例分析:以保定某产业园区为实例,在分析园区资源潜力和园区冷热电负荷基础上,建立适合该园区的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并从在热力学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三方面给出该系统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最后将其与园区原规划的传统能源系统在热力学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更有优势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对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和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其资源侧模型、负荷侧模型、各种产能模型以及各种系统评价模型还可用于建筑能耗模拟以及建筑用能系统性能评价的参考。
【图文】:

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研究


不同温度余热废热的用途

区域建筑能源互联网系统研究


源-网-荷三者之间的关系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01-39;TU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晨晖;杨德昌;耿光飞;范征;;德国能源互联网项目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2 曾鸣;;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J];电器工业;2015年07期

3 王春亮;宋艺航;;中国电力资源供需区域分布与输送状况[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01期

4 孙雅琼;阮应君;吴家正;;不同天然气价格下建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J];建筑节能;2014年12期

5 潘毅群;郁丛;龙惟定;陈蔚镇;;区域建筑负荷与能耗预测研究综述[J];建设科技;2014年22期

6 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5期

7 廖春晖;周志刚;赵加宁;;基于一次能源相对节能率的热电联产区域供热系统最佳热化系数确定[J];暖通空调;2014年03期

8 徐宝萍;徐稳龙;;新区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算法研究与探讨[J];暖通空调;2013年10期

9 徐宝萍;徐稳龙;;低碳形势下的区域能源规划方法及实践[J];暖通空调;2012年12期

10 赵加宁;袁野;;中国区域能源规划的研究发展历程[J];煤气与热力;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679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79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