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GDI汽油机润滑油液滴蒸发及自燃着火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6:19
【摘要】:超级爆震是进一步提高汽油机功率密度和降低燃油消耗的主要障碍。现有众多研究表明:气缸内润滑油以及润滑油/汽油自燃是引发爆燃并导致超级爆震的重要诱发源。作为液体燃料燃烧的基本组元,研究液滴蒸发及自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验样机开发和润滑油缸内自燃过程的复杂性,作者利用自制实验装置开展了润滑油、润滑油/汽油单液滴的蒸发过程及自燃特性的实验研究。本文设计了单液滴蒸发系统,采用K-型热电偶挂滴法,在常压高温环境下,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和温度采集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液滴蒸发及着火过程的液滴尺寸变化、温度变化和火焰变化情况。试验研究了GDI汽油机润滑油液滴和不同配比润滑油/汽油混合液滴的蒸发过程和自燃特性,分析了液滴初始直径、初始蒸发温度以及燃油配比关系对液滴蒸发过程及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润滑油液滴和混合液滴的蒸发及自燃着火特性截然不同。润滑油液滴的整个蒸发历程可分为初始加热阶段、快速蒸发阶段和缓慢蒸发阶段,润滑油/汽油混合液滴则是以波动蒸发为主。润滑油液滴的蒸发过程较为稳定,混合液滴的蒸发过程则伴随着气泡生成、液滴变形、液滴破碎和不完全微爆等剧烈现象。液滴着火过程中归一化直径平方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滞燃期(初始蒸发阶段)、燃烧期和熄灭期。在同一环境温度下,随着混合液滴中汽油比例的增大,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逐渐减小。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液滴点火延迟减小,液滴最大膨胀程度及微爆发生频率均增加。液滴蒸发和燃烧残余物会在气缸内形成炽热点,成为汽油机不正常燃烧的诱发源。
【图文】:

压力曲线,爆震,压力曲线,研究生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一种燃烧室内火焰传播之前部分燃料-空气混合爆震已成为困扰内燃机一种新的发动机爆震模式经在小型化汽油发动机中广泛报道了超级爆震现象线和典型的压力曲线对比图。如图 1.1 所示,超级力振荡,缸内峰值压力甚至可超过 16 MPa,,压力.2 所示,超级爆震极易造成发动机燃烧室及相关零部机[13]。

压力曲线,爆震,发动机部件,压力曲线


图 1.1 (a)超级爆震和(b)增压汽油机的压力曲线Fig 1.1 (a) Super-knock region and (b) a typical pressure history in boosted gasoline engine.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华,战威;具有离解反应的推进剂高压蒸发理论探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刘松;聂万胜;苏凌宇;石天一;刘瑜;;高温高压环境下煤油液滴蒸发过程实验研究[J];火箭推进;2017年02期

3 柴琳;杨文哲;刘斌;陈爱强;;多种类型液滴蒸发综述[J];化工进展;2018年S1期

4 张能力,王补宣,徐友仁;液滴蒸发时的界面形态及其对蒸发速度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7年02期

5 苏凌宇;聂万胜;刘卫东;;低频压力振荡环境下运动液滴蒸发过程的准稳态模型[J];推进技术;2011年05期

6 马圣;;基于零维模型的液滴蒸发建模和仿真[J];科技风;2017年07期

7 杨帆;王亚隆;郭雪岩;;基于混合热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的液滴蒸发数值模拟[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9年02期

8 王宝和;李群;;单液滴蒸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4年04期

9 孙凤贤;杨金;刘昌宇;夏新林;;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的表面张力效应[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1期

10 费舒波;齐运亮;李雁飞;张会强;王志;;高温高压下机油液滴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J];内燃机学报;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富庆飞;张运霄;杨立军;;超临界环境下液滴蒸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金华翔;金哲岩;杨志刚;;表面粗糙度对液滴蒸发过程及内流场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孙凤贤;夏新林;沈淳;;燃料液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洁;吴萌萌;满兴坤;Masao Doi;;基于Onsager变分原理的液滴蒸发过程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7年

5 满兴坤;;液滴蒸发残留物结构的Onsager变分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E: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7年

6 张永建;王森浩;蒲建宇;耿兴国;臧渡洋;;胶体液滴的蒸发裂纹[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魏明锐;赵卫东;孔亮;沃敖波;;液滴修正零维蒸发模型的推导与分析[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苏凌宇;丰松江;聂万胜;庄逢辰;;基于燃料液滴蒸发过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低频不稳定燃烧激励机理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C];2014年

9 薛长国;夏玲燕;陆曼;李宏燕;滕艳华;;PVA液滴蒸发驱动同心环图形化的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C];2015年

10 余迎松;孙黎;黄先富;;微柱结构PDMS表面上的混合液滴蒸发[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小康;丙酮—丁醇—乙醇复合柴油液滴蒸发及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罗昊;基于微纳米结构表面的浸润性及液滴蒸发行为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崔文彬;表面微结构对流动沸腾和固着液滴蒸发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4 付耿;叠氮复合柴油液滴蒸发特性及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鹏;燃油液滴蒸发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张永建;胶体液滴的蒸发及其自组装图案调控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胡鹏;基于乙醇柴油单液滴蒸发和湍流扩散模型的喷雾和燃烧过程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潮;纳米燃油热物性参数及悬浮液滴蒸发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2 刘亿鑫;非平整表面闪蒸喷雾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赵鹏;GDI汽油机润滑油液滴蒸发及自燃着火特性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陈雨虹;单双组分固着液滴蒸发过程对流传热传质的数值和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唐瑞;附壁氩液滴蒸发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重庆大学;2018年

6 杨杨;多元工质液滴蒸发的内部流动和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7 李金达;多组分燃料单液滴蒸发过程的实验及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朱琦;化学微图案化表面上液滴蒸发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丁继贤;单液滴蒸发的压力效应与热环境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吴瑶;润滑油液滴蒸发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81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81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