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分布式脉动流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5:38
【摘要】:弹性管束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实现无源强化换热,在换热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相同条件下,锥螺旋弹性管束具有疲劳强度和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在弹性管束换热器中有一定的优势。而弹性管束的振动诱导和控制是其在一定疲劳寿命下实现强化传热的重要保证,利用分布式脉动流对弹性管束进行振动诱导和控制已在平面弹性管束换热器中得到验证。本文对锥螺旋弹性管束及其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进行结构参数设计并进行仿真分析,对换热器内壳程流场及耦合流场下的管束振动响应进行数值分析,搭建实验台测试耦合流场诱导下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动响应。研究工作对弹性管束振动的诱导和控制以及锥螺旋弹性管束换热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1)设计了锥螺旋弹性管束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锥螺旋弹性管束的固有特性及谐响应特性,为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中绕流体尺寸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在管内流固耦合作用下,锥螺旋弹性管束各阶固有频率下降。在管内外流固耦合作用下其固有频率进一步下降,其中低阶固有频率下降幅度较大。脉动流激励频率应接近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某阶固有频率以加强管束振动幅度。(2)设计了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并建立了几何模型和内部流场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绕流体纵向尺寸和入口流速等参数对脉动流频率及强度的影响。在相同的入口流速下,随着绕流体纵向尺寸增大,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同一分支管脉动流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其频率先减小后增大。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不同分支管内产成的脉动流频率和强度的相对变化量较低,脉动流的一致性较高。(3)建立了换热器壳程流场与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入口流速下管束监测点的振动响应。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幅受壳程入口流速的影响较大,振动主频受入口流速的影响较小。在相同入口流速下,各排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幅从上到下先增大后减小,在壳程流场诱导下各排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动均匀性较差。(4)建立了锥螺旋弹性管束在脉动流场和壳程流场耦合作用下的仿真分析模型,对换热器内锥螺旋弹性管束在耦合流场诱导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在激励各排管束振动时的作用,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z1合流场的作用下,各排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动均匀性较好。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可以实现对管束振动的有效激励和控制,提高了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动强度和各排锥螺旋弹性管束的振动均匀性。
【图文】:

弹性管,螺旋


,象严重,一些改进设计也未从根本上改变平面弹性管束的支撑结构,不均匀的应力逡逑分布不可避免地对管束的疲劳寿命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平面弹性管束的应力集中逡逑现象较明显而且管内的二次流也很简单。逡逑针对平面弹性管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螺旋结构强化换热的启发下,闫柯[45]逡逑在平面弹性管束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弹性管束结构,逡逑如图1-2所示,锥螺旋弹性管束由两根紫铜螺旋管和一个连接体III组成,管内流体逡逑从1处进入,经过连接体III折流后从II处流出,螺旋结构使其刚度比平面弹性管束逡逑还小。锥螺旋弹性管束改善了应力分布,同时管束的螺旋曲率变化以及截面椭圆率逡逑变化致使管内形成强烈的二次流,可以实现更强的复合强化传热。锥螺旋弹性管束逡逑沿z轴的振动为纵向振动,而在x-y面内的振动为横向振动。逡逑文献[45]对比分析了邋10种利用二次流效应来强化换热的管束或诱导元件的换逡逑热性能及阻力特性,与其它换热元件相比,空间螺旋管束的换热强化效果显著且增逡逑加的阻力较小。在雷诺数较低时,螺旋管束的换热性能良好且阻力较小,同时多排逡逑锥螺旋弹性管束之间交叉排列,便于振动的形成和持续,,锥螺旋弹性管束实现了管逡逑内外强化传热的结合,是复合强化换热技术的一种新应用。逡逑

脉动流,发生装置,独立式


由于换热器内各排管束在管壳程流体的共同作用下,振动一致性较差,靠近壳逡逑程进口的管束振动幅度较大,而远离进口一端的管束振动较微弱,独立式脉动流发逡逑生装置依然存在各排管束振动不均的现象。因此季家东等^59]设计了图1-6所示用逡逑于平面弹性管束换热器的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该装置的分支管采用弯管结构,逡逑方便竖管内的流体进入分支管,同时减轻了壳程流体对管内脉动流的影响。壳程流逡逑体一部分从平稳流出口进入换热器内部,另一部分从分支管流出产生脉动流激励逡逑管束振动,该装置将壳程流体进口管与脉动流发生装置合二为一,进一步节约了能逡逑源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各分支管出口流量大体一致,形成脉动流的强度和频率也逡逑很接近,基本可以实现各排弹性管束均匀振动。逡逑\逦\邋.脉动—器逡逑图1-6分布式脉动流发生装置[58]逡逑综上所述,脉动流发生装置在几十年的发展完善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一逡逑个脉动流出口冲击底排管束到各分支脉动流出口诱导各排弹性管束振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磊;;差压式流量计测量中的脉动流误差研究[J];化工管理;2015年02期

2 路慧霞;马晓建;赵凌;;脉动流动强化传热的研究进展[J];节能技术;2008年02期

3 周穗瑜;;手术用的多普勒流量计[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7年04期

4 罗志昌,张松;均匀圆管中脉动压力梯度与流量关系的近似分析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5 赵杰文,吴守一;谷物脉动流化分选装置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6 谢俊祥;;通过动脉分支点模型的脉动流中的涡流[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1期

7 李莹;;受扰动脉动流的表现应力[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2期

8 ;专利产品[J];技术经济信息;1989年02期

9 杨志超;杨臧健;钟英杰;;场协同理论及其在脉动流传热技术中的应用前景[J];机电工程;2013年04期

10 邱霖,范毅方,董兵超,袁支润;锥形血管内血液脉动流的数值模拟[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敬尧;钱民全;;脉动流模拟实验台[A];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1年

2 杜健航;包芸;;三维非轴对称局部狭窄动脉内非牛顿血液脉动流的动态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心悦;刘宾;丁祖荣;;弯曲颈总动脉生理脉动流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新宇;张培栋;杨师齐;迟青卓;母立众;程瑞豪;贺缨;高歌;;脉动流动对不同瘤颈比动脉瘤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8年

5 周永源;张东兴;韩铁;;脉动流诱发固—固界面分离的力学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6 景延芹;金东旭;权生林;;凹槽通道内脉动流场的PIV实验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热流体力学专辑[C];2014年

7 金基铎;梁峰;张宇飞;杨晓东;;管道参数共振的实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柳兆荣;滕忠照;;血液脉动流与血管应力和重建[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金基铎;梁峰;张宇飞;杨晓东;;管道参数共振的实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文;应启戛;;涡轮流量计在脉动流中的特性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纬;脉动流与壁面振动强化传热及除垢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贾宝菊;波壁管内的脉动流动及其传质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季家东;弹性管束换热器壳程分布式脉动流诱导管束振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尹达;脉动热管内脉动流动和传热的理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5 田佳;脉动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四川大学;2003年

6 邹远文;细胞力学脉动流实验方法与测控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梁峰;输流管道横向振动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王家权;动脉粥样硬化的流体力学机理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京;分布式脉动流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响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夏纯武;小通道人字纹板式换热器脉动流实验与仿真[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周瀚浩文;换热设备内层流脉动流流动与除垢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4 董建明;近生理脉动流实验仿真与测控系统的设计[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燕;凹槽通道中层流脉动流动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希影;圆管脉动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凌志鹏;脉动流实验装置的直线电机设计与仿真[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郭兴玲;S型弯曲动脉中非线性脉动流的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杨炳昌;层流脉动流动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蔡莉莉;脉动流诱导单排弹性管束振动及换热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0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00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