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双转子—组合支承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471
【图文】:
图3.3邋3#结点x方向幅频特性曲线逡逑Fig.邋3.3邋Amplitude-frequency邋curve邋of邋3#邋node邋(x邋direction)逡逑3.邋2系统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逡逑高压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响应会受到系统参数与工况的影响,本节将计逡逑算不同转子转速、不平衡量以及轴承游隙时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分析这三个参数对逡逑动力响应的影响。逡逑3.邋2.邋1转速对系统响应的影响逡逑为了分析系统响应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设偏心距滚动轴承游隙逡逑r=20pm,计算系统响应,由于不平衡量附加在3#结点,本文主要针对3#结点的振逡逑动响应进行分析。逡逑31逡逑
图3.5邋3#结点x方向分岔图逡逑Fig.邋3.5邋Bifurcation邋diagram邋of邋of邋3#邋node邋(x邋direction)逡逑幅频特性如图3.4所示,由于1#轴承采用了滚动轴承非线性支阶临界转速变为18750r/min。图3.5为系统分岔图,由图可知,in的转速区间内,随着转子转速的升高,转子的响应大致经历200-10000r/min区间,为低转速不稳定区,此区间内转子出现了现象。如图3.6所示,200r/min时轴心轨迹较为规律,谱线分运动,频谱图中出现了邋3.55倍频与7.1倍频,工频幅值很小。2000r/7所示,轴心轨迹混乱且无规律,频谱图中存在连续谱线,此时为动阶段。在5000r/min时,如图3.8,轴心轨迹较规律,频谱图中当转速达到8000r/min时,如图3.9,轴心轨迹己经较为规律,谱离了混沌状态。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运;童大鹏;田野;赖亚辉;;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J];机械强度;2015年06期
2 杨喜关;罗贵火;原鹏;唐振寰;;模态综合法在双转子系统建模中的应用与验证[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10期
3 王俨剀;王理;廖明夫;丁小飞;;双转子发动机转子-机匣碰摩振动特征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4期
4 蒋云帆;廖明夫;刘永泉;王德友;金路;鲁鹏;;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12期
5 梁明轩;袁惠群;;滚动轴承-柔性碰摩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3年02期
6 廖明夫;刘永泉;王四季;王俨剀;吕品;;中介轴承对双转子振动的影响[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7 周海仑;罗贵火;陈果;王飞;;挤压油膜阻尼器-滚动轴承-转子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4期
8 Zhong-xiu FEI;Shui-guang TONG;Chao WEI;;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dual rotor system and its start-up simulatio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3年04期
9 陶海亮;潘波;高庆;郭宝亭;谭春青;;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J];燃气轮机技术;2013年01期
10 魏彬;李建华;邓四二;;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J];轴承;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729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2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