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对煤粉燃烧与热解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0:10

  本文关键词:对煤粉燃烧与热解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热重分析仪由于其精度高、试验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用来分析煤质燃烧和热解特性所经常采用的试验手段,并用来指导电站锅炉用煤。不同研究机构采用的仪器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虽然许多文章对影响热天平试验过程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具体到针对煤这一试验样品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本文选用浙江省内电厂所经常采用的煤样,对煤的热失重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煤样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热分析TG和DTG曲线,文章将煤粉燃烧过程的热失重曲线划分为三种线型,然后对热天平试验中所呈现的各种线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了试验条件对反应线型的影响。 另外本文还将不同煤种在热天平条件下进行热解,研究了煤中氮的热解析出特性,并且较为详细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燃料N向挥发分N转化过程中受煤质、温度以及各种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对焦炭N含量的降低提出了控制方案。 此外针对国内某电厂2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提出两种改造方案,并利用CFD软件平台对锅炉改造前后燃烧状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实施再燃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粉 着火 活化能 热重 燃料氮 转化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K227.1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9-20
  • §1-1 中国能源构成9-11
  • §1.1.1 我国能源结构9-10
  • §1.1.2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0-11
  • §1-2 研究煤燃烧以及热解特性的意义11-14
  • §1.2.1 研究煤燃烧特性的意义11-12
  • §1.2.2 研究煤热解特性的意义12-14
  • §1-3 对于煤的燃烧和热解的研究手段14-17
  • §1.3.1 煤燃烧特性研究手段15
  • §1.3.2 研究煤热解过程的常用方法15-17
  • §1-4 利用热天平研究煤的燃烧和热解中存在的问题17-18
  • §1.4.1 利用热天平研究燃烧特性中存在的问题17
  • §1.4.2 煤热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18
  • §1-5 本部分主要任务和内容18
  • §1.5.1 煤粉燃烧部分18
  • §1.5.2 煤粉热解部分18
  • 参考文献18-20
  • 第二章 煤的燃烧特性概述20-29
  • §2.1 煤燃烧过程概述及影响燃烧的因素分析20-23
  • §2.1.1 煤的燃烧反应过程20
  • §2.1.2 煤的着火方式20-21
  • §2.1.3 影响着火因素分析21-23
  • §2.2 煤粉燃烧特性的热值分析法及所取得的成果23-27
  • §2.2.1 热重分析特征值点的确定23-24
  • §2.2.2 煤燃烧特性热重分析前人成果简介24-27
  • 参考文献27-29
  • 第三章 煤的热解特性概述29-48
  • §3.1 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29-30
  • §3.2 煤结构及其与热解反应的关系30-33
  • §3.2.1 煤的结构30-32
  • §3.2.2 煤结构与热解反应的关系32-33
  • §3.3 煤的热解过程33-36
  • §3.3.1 煤受热发生的变化33-34
  • §3.3.2 热解中的化学反应34-36
  • §3.4 煤热解条件下氮分配的变化历程36
  • §3.5 影响氮分配的主要因素36-41
  • §3.5.1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37-38
  • §3.5.2 影响氮在热解时分配的因素38-41
  • §3.6 NH_3和HCN的形成41-42
  • §3.7 煤热解氮行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42-43
  • §3.7.1 世界各国对煤热解氮行为的研究42-43
  • §3.7.2 我国对煤热解氮行为的研究43
  • §3.8 本章小结43-44
  • 参考文献44-48
  • 第四章 试验原理和试验系统48-57
  • §4.1 热重分析原理简介48-53
  • §4.1.1 热重分析原理48-50
  • §4.1.2 热重法试验的影响因素50-53
  • §4.2 试验系统及研究内容53-55
  • §4.2.1 试验系统53-54
  • §4.2.2 试验内容54-55
  • 参考文献55-57
  • 第五章 煤的燃烧试验结果与分析57-68
  • §5.1 前言57-58
  • §5.1.1 试验取样57-58
  • §5.1.2 试验设备与手段58
  • §5.1.3 试验目的以及试验工况的确定58
  • §5.2 燃烧曲线线型的划分58-60
  • §5.2.1 试验曲线线型概述58-59
  • §5.2.2 TG曲线线型划分59-60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60-65
  • §5.3.1 不同煤种的燃烧情况60-62
  • §5.3.2 无烟煤在不同粒径情况下的燃烧情况62-63
  • §5.3.3 烟煤在不同粒径情况下的燃烧情况63-64
  • §5.3.4 贫煤在不同粒径情况下的燃烧情况64-65
  • §5.4 各种煤燃烧的分析和总结65-66
  • 参考文献66-68
  • 第六章 煤的热解试验结果与分析68-80
  • §6.1 前言68-70
  • §6.1.1 试验原料68
  • §6.1.2 试验设备68-69
  • §6.1.3 试验目的以及试验工况的确定69-70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70-77
  • §6.2.1 终止温度和煤阶对热解的影响70-73
  • §6.2.2 粒径对氮转化率的影响73-75
  • §6.2.3 流量对烟煤氮转化率的影响75-76
  • §6.2.4 升温速率对烟煤氮转化率的影响76-77
  • §6.3 本章小结77
  • 参考文献77-80
  • 第七章 2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改造工况数值模拟80-90
  • §7.1 前言80
  • §7.2 研究对象80-82
  • §7.3 几何体网格划分82-83
  • §7.4 计算结果分析83-87
  • §7.4.1 各个工况温度,,气体组分分布83-85
  • §7.4.2 颗粒相分析85-87
  • §7.5 结论87-90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进一步工作的建议90-92
  • §8.1 全文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论90-91
  • §8.1.1 燃烧部分的主要结论90
  • §8.1.2 热解部分的主要结论90-91
  • §8.2 今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91-92
  • 致谢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O窗

本文编号:273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3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