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双液滴连续撞击超疏水管壁的动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9:15
【摘要】:液滴撞击现象常常存在于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中,如燃机内进行燃料喷射,喷雾冷却,静电喷涂,农药喷洒等。对液滴撞击壁面后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将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相关产品生产及设备运行效率。本文建立双液滴撞击超疏水管壁的三维几何模型,采用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CLSVOF)法捕捉气-液相界面,对于表面张力源项采用连续表面力模型。主要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双液滴撞击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液滴直径与管径的曲率比分别为0.25、0.33和1,双液滴撞击速度在0.75至2m/s范围时,双液滴撞击超疏水管壁的动态特性。并针对撞击速度为1.5m/s的情况,分析曲率比对双液滴撞击过程的影响。此外,针对曲率比为0.33的情况,研究了液滴间距和偏心距对双液滴撞击超疏水管壁过程的影响。本文结合液膜运动过程图和特征参数对液滴撞击的动态特性进行描述,采用流场及压力云图对液膜断裂和气泡卷吸现象进行机理性分析。当曲率比为1时,拖尾液滴的撞击对液膜延伸起到促进作用,对铺展过程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前驱液膜边缘出现脱离管壁的现象,且延伸液膜通常发生两种断裂:液膜边缘断裂和液膜三相接触点断裂。当撞击速度增大时,液膜波动现象明显。曲率比为0.33和0.25时,撞击速度的增大促进液膜铺展。指状液膜会在前驱液滴铺展时形成,当液指的局部毛细波波长大于临界毛细波波长时,液指发生短波截断。曲率比为0.33和0.25且双液滴撞击速度范围在1.25至2m/s内,拖尾液滴撞击后出现冠状液膜。在三种不同曲率比下的双液滴撞击过程中,均发生气泡卷吸,卷吸多发生在撞击速度在0.75至1.25m/s内,当撞击速度超过1.5m/s时未发现此现象。被卷吸的气泡有两种结果:逸出液膜或引起液膜中心断裂。逸出液膜的气泡,其运动方向主要由流体的流向决定;引起液膜断裂的气泡一般存在液膜中心,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导致液膜中心断裂。针对双液滴撞击速度为0.75和1.5m/s的情况,研究了液滴间距(2.2、4和6mm)对双液滴撞击超疏水管壁过程的影响。液滴间距的改变影响撞击模式及冠状液膜的大小。针对撞击速度为0.75和1m/s的情况,研究了液滴偏心距(0.5、1和2mm)对双液滴撞击超疏水管壁过程的影响。偏心距的改变不影响撞击模式。在偏心撞击的过程中,存在液膜右侧所在平面与液膜左侧所在平面近似垂直的现象。在两种撞击速度下均发生气泡卷吸,卷吸位置在拖尾液滴撞击点附近或拖尾液滴下方。随着偏心距的增大,液膜反弹点向右侧偏移,且液膜在反弹时形态更加收聚,更不易断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353.4;TK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治谦;范玉玲;张孟奇;李彬;王振波;黄玫;;脉冲电场下液滴极化变形的数值模拟[J];石油机械;2019年12期

2 褚福强;吴晓敏;陈永根;;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1期

3 褚福强;吴晓敏;朱毅;;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2期

4 李栋;张文娣;赵孝保;王鑫;钱晨露;;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5 季璨;王乃华;崔峥;程林;;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4期

6 何成明;张鹏;;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7期

7 廖斌;朱雨建;杨基明;;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9期

8 李大树;仇性启;于磊;郑志伟;;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4期

9 陈卫锋;候俊香;;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10 朱云;;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爽;张杰;倪明玖;;梯度磁场作用下锂液滴下落过程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英琪;王奉超;吴恒安;;曲率比对液滴在锥形基底上定向输运与停滞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王丽雅;王奉超;吴恒安;;周期性开合壁面上液滴定向输运机制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丁航;朱曦;;倾斜平板上振动液滴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丁航;穆恺;;数值研究液滴撞击粗糙壁面[A];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15年

6 张谭;刘华敏;刘赵淼;;表面张力系数对液滴形成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屹然;罗开红;罗开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液滴碰撞在燃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10 高亮;曾理江;;液滴分析法在酒的在线检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航院;清华航院陈民研究组提出纳米液滴碰撞破碎临界判据[N];新清华;2017年

2 记者 聂翠蓉;新技术让液滴悬浮并发出蓝光[N];科技日报;2015年

3 记者 陈丹;超快激光可在半导体上激起“量子液滴”[N];科技日报;2014年

4 王小龙;新法可让液滴按需形成任意形状[N];科技日报;2014年

5 陈曦 通讯员 焦德芳;液滴遇上柔性电子,让机器人实现“72变”[N];科技日报;2019年

6 孙文德;液滴透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7 庞利萍;泄漏的碱液滴到了检查专家身上[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

8 张巍巍;美发现光电混合操控粒子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0年

9 郑庆泽;解决环卫车滴漏问题刻不容缓[N];中国建设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唐婷邋 朴淑渝;给细胞做“CT”[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花;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2 贾延凯;交流电场调控复合液滴的融合与释放机理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张洪;液滴喷雾质谱法构建及在高级氧化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郭纯方;疏水性表面液滴碰撞与传热机理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廖斌;冲击作用下环境液体中液滴演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元武智;随机分布粗糙结构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动态行为的LB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孙玉金;液滴/气泡与微结构表面的粘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常家庆;压电式微量液滴分配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朱毅;表面微观特征对液滴润湿状态及气液界面稳定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7年

10 王凯;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合并诱导弹跳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成;液滴撞击移动常温和冷表面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金明明;分级结构表面液滴弹跳机制及防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钟源;液滴撞击不同固体表面动力学特性及热毛细迁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4 刘彤;基于梯度效应的特殊浸润表面液滴定位输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高永强;高粘度生物材料精密喷射堆积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马雨倩;镓铟纳米液滴修饰中性粒细胞杂化马达的制备及运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刘嘉琛;基于锥形微结构的液滴多比例分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刘宇迅;基于鞘液流聚焦及自充电液滴的颗粒分离芯片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9 陈晗;双液滴连续撞击超疏水管壁的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0 杨霆浩;表面超声波耦合低能壁面抑霜机理及抑霜特性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1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71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