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124;O357.5
【图文】:
图 2.1 实验测试系统1 测试系统图 2.2 为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实验测试系统示意图,用高、低温恒温水浴控水腔温度,高温恒温面维持在 70℃,低温恒温面维持在 30℃,水平面为导热边面近似为绝热边界。水腔内侧壁高温面附近空气受热上升,内侧壁低温面附近,在腔体内形成自然对流。湍流自然对流实验中需要获得测试腔内速度场、温体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
图 2.2 实验测试系统示意图内的位移通过三维直角坐标架来控制,而测试腔体侧表面间辐射影响,在腔体内表面(包括盖板内表面)者无法观察到探针在腔体内的运动过程及具体位置。献中数值为 0.2mm)才能获得边界层内更详细的流速架控制精度限制以及实验台系统机械配合误差等影响到腔体壁面上,造成探针端部钨丝断裂。无论是重新,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鉴于此,碰撞控制系统,如图 2.3 所示。该系统成本低、可靠展以及降低探针坏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 2.2 实验测试系统示意图的位移通过三维直角坐标架来控制,而测试腔体侧面间辐射影响,在腔体内表面(包括盖板内表面无法观察到探针在腔体内的运动过程及具体位置中数值为 0.2mm)才能获得边界层内更详细的流控制精度限制以及实验台系统机械配合误差等影腔体壁面上,造成探针端部钨丝断裂。无论是重新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鉴于此,撞控制系统,如图 2.3 所示。该系统成本低、可靠以及降低探针坏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丽荣;张文平;明平剑;张梦;刘晓刚;井丽龙;;方腔散射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传热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2 陈晨;丁喜波;董珊珊;高双;;基于恒温差的热膜风速测量方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2期
3 王烨;王良壁;;一种用于分析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换热的k-ε新模型[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5期
4 胡俊;黄灿;何建东;;封闭方腔自然对流的涡结构和传热特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阳祥;陶文铨;;高瑞利数下封闭腔内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6 金涛;马廷福;葛永斌;;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问题的高精度紧致差分格式[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战乃岩;高青;白利;杨茉;;封闭空间内空气自然对流的非线性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年01期
8 王小华;魏英杰;朱文芳;;不同属性肋片对复杂方腔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值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0年02期
9 张敏;晏刚;陶锴;;内置发热体的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10年06期
10 论立勇;陈厚磊;蔡京辉;;高压交变流动下热线风速仪标定方法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迪;物理几何条件对多热源小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2 黄格永;受限空间电子元件自然对流散热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马佳;侧加热腔内自然对流的翅片位置和瑞利数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镜清;大空间空调数值模拟边界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8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8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