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机耦合作用下缸盖结构强度与疲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421
【图文】:
题的背景与意义油机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动力机械,在国防研究、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传统设计方法对柴油机零部件进行足传热、结构强度、加工工艺等设计要求,最后对整机进行优化匹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的需求,内燃机功率逐渐被强化,对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缸盖进行结构强度以及疲劳研究有盖是柴油机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下表面、缸套内壁以及活塞上室,当燃烧室的燃气进行燃烧时缸盖承受着很大的热载荷的作用缸体还通过螺栓连接,缸盖还承受螺栓预紧力以及爆发压力等机载荷工况十分恶劣。散热水腔最为重要缸盖结构之一,如果设个冷却系统冷却[4]不佳(冷却系统如图 1-1 所示),影响正常燃烧。水套内流动封闭不可见,实验观察、实验直接设计与研究十分采用 CFD 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图 1-2 鼻梁区域疲劳断裂图Figure 1-2 Fatigue failure of the bridge region依托某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以某柴油机缸盖温度场进行分析,在温度载荷的基础上考虑最大盖进行热-机械耦合应力分析,对缸盖的应力-应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对缸盖进行爆发工况下的高计算,最后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以及椭球基型,研究燃烧强度、冷却液流动参数、机械载荷可以对柴油机的强化和可靠性分析提供指导性究现状水套 CFD 仿真研究现状学(CFD)是计算机快速发展与流体力学计算相学大大方便了对汽车流体区域的数值仿真模拟
第二章 缸盖流-固耦合传热研究式中: g 表示重力加速度; 为空气的体膨胀系数; t 为壁面与空气的温差;l代表缸盖的长度;v空气的运动粘度;4) 对于冷却水腔内表面以及水套液体外表面,壁面热交换条件设置interface,由 fluent 进行缸盖流-固耦合的计算。.3 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流-固耦合模型主要是包括两个部分,水套流体网格以及缸盖、缸体、缸套等固体网格,根据模型大小以及经验,将基本尺寸设置为 4mm(网格要表 2-1 所示),对流体以及固体均按照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在水套交界边界层的设置,边界层数为三层。然后进行网格划分,最终固体网格约 800 套流体网格约 220 万,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缸、第六缸,流体和固体网格模型如图 2-1、2-2 所示,缸盖、缸体、缸套的材料属性如下表 2-2、2-3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凯;姚炜;张超;;基于CFD技术的发动机水套选型及优化设计[J];汽车零部件;2014年10期
2 陈先民;董登科;李珊山;;细节疲劳额定值法的拓展应用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3 冯贝贝;张少华;苏正杲;周武明;;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优化的研究[J];内燃机;2013年02期
4 邓帮林;刘敬平;杨靖;赵智超;付建勤;;某缸盖热机疲劳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李智;黄荣华;程晓军;李威;;内燃机缸盖水腔内过冷沸腾数值模型研究[J];内燃机学报;2010年03期
6 王书义,王宪成,段初华,尹胜波;发动机冷却水三维流动数值模拟基础研究[J];内燃机学报;1994年01期
7 王旭;吴昌华;;柴油机气缸盖机械变形和应力的精确三维分析[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8 高尾武;衣川光宏;汤林华;;中速柴油机气缸盖应力分析[J];国外舰船技术(内然机类);198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春玲;柴油机缸盖气侧传热模型及适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陈思南;冷启动过程中柴油机气缸盖热机耦合应力及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3 汪绍斌;冷却水参数对缸盖热疲劳模拟试验热状态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魏鑫;缸盖冷却水腔局部结构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孟令春;考虑铸造残余应力的柴油机气缸盖有限元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杨大军;蠕铁气缸盖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党娟;基于热—流—固耦合的气缸盖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8 梁礼光;轿车后副车架减重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鲁震;高速汽油机缸盖水套CFD分析及传热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刘宇;基于近似模型的车辆悬架参数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8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78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