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07:51
   作为一种储量巨大、极具利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是应对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的极佳选择。生物质资源的使用虽然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细微颗粒物,从而污染大气环境。鉴于此,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颗粒物形成机理研究”,研究生物质及其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并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和混合成型对颗粒物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颗粒物的控制措施,对生物质的高效燃烧和清洁利用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研究了生物质颗粒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机理,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生物质粉末与成型燃料的燃烧失重特性,并结合热分析动力学中的非等温法和malek判别法探讨了成型对燃烧过程动力学机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型减缓了挥发分的释放,导致挥发分的着火延迟,进而使得挥发分的燃烧与固定碳的燃烧发生重叠,从而提升了燃烧过程第一阶段的失重速率,造成这一阶段的失重峰更加剧烈。而在挥发分燃烧结束后,残留的固定碳的燃烧形成了第二个失重峰,造成燃烧过程第二阶段的失重峰较为微弱。生物质样品不同,其燃烧动力学机理不同,棉秆成型燃料的燃烧主要由扩散机理模型主导,而玉米秆成型燃料则由反应级数模型控制。稻壳成型燃料燃烧的前半阶段属于扩散机理模型,而后半段则属于反应级数模型。樟木成型燃料燃烧初期属于扩散机理模型,随着燃烧的进行转变为反应级数模型,最后又转变为相界面模型。接着,为了研究生物质粉末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制以及生物质种类和燃烧温度的影响,采用滴管炉燃烧反应系统,使用低压撞击器(DLPI)收集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样品,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离子色谱(IC)分析了颗粒物样品中的无机矿物质的元素含量,最后结合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测了颗粒物的形貌特征。结果发现农业废弃物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由小于1微米的亚微米颗粒组成,主要通过KCl和K_2SO_4气化-冷凝而成。但是林业废弃物樟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却主要由PM_(1-10)组成,碱土金属和Si在燃烧过程中的直接转化以及对应硅酸盐、磷酸盐的破碎/聚并是其主要生成机制。随后,在固定床上研究了成型以及成型过程中粘结剂的添加对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形成和排放特性的影响。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ESEM-EDS)分析了颗粒物中的元素组成,并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底灰中的元素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四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由亚微米颗粒物PM_1组成。粘结剂CMC的添加,明显增加了燃烧过程中PM_1的生成量。对于棉秆成型燃料而言,三种粘结剂(CMC、膨润土和木质素磺酸钙)作为粘结剂使用时都会造成PM_1排放的增加,尤其是CMC和木质素磺酸钙,增加量十分明显。随后,为了降低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排放,引入了三种无机矿物质添加剂,研究了无机矿物质的添加对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三种无机矿物质中,硅藻土减少亚微米颗粒物排放的效果最明显,减排量高达18.7%;高岭土对于亚微米颗粒物的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并不显著;氢氧化钙则大大提升了PM_(10)的排放。为了控制颗粒物的排放,选取了硅藻土和CMC粘结剂制备复合添加剂,研究了复合添加剂对于颗粒物生成的抑制作用。复合添加剂(CMC+硅藻土)有效的降低了颗粒物的排放量,本实验条件下,当CMC和硅藻土的配比为1/4时,颗粒物的减排效果最佳,CMC和硅藻土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最显著。最后,结合稻壳颗粒富Si特性,研究了稻壳与生物质混合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特性。研究发现棉秆和稻壳在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玉米秆和稻壳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抑制了PM_(0.1-1)的生成。三种混合成型燃料中,樟木/稻壳混合成型燃料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PM_1生成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该研究成果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形成机理的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生物质燃烧颗粒物排放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指导。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16
【部分图文】:

思路,无机矿物质,颗粒物排放,文成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成机制,并分析了粘结剂和无机矿物质对于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生成的影响机制。随后探究并验证了复合添加剂和混合成型燃料在降低颗粒物排放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形貌,生物质燃烧,颗粒物,形貌


42Figure 3-6 The typical SEM images of PM from combustion of four biomass fuels (1273K)(a)(b)(c) 0.094, 0.61, 1.58 μm for cotton stalk; (d)(e)(f) 0.61, 1.58, 3.95 μm for cornstalk; (g)(h)(i) 0.094,0.61, 1.58 μm for rice husk; and (j)(k)(l) 0.094, 0.61, 1.58 μm for camphorwood图 3-6 四种生物质燃烧(1273K)产生颗粒物的典型形貌棉秆:(a) 0.094 μm, (b) 0.61 μm, (c) 1.58 μm;玉米秆:(d) 0.61 μm, (e) 1.58μm, (f) 3.95 μm稻壳:(g) 0.094 μm, (h) 0.61 μm, (i) 1.58 μm;樟木:(j) 0.094 μm, (k) 0.61 μm, (l) 1.58 μ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宪鹏;于敦喜;徐静颖;吴建群;樊斌;徐明厚;;添加高岭土对准东煤燃烧PM_1生成影响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11期

2 张凯;龚本根;田冲;盘思伟;李丽;赵永椿;;燃煤细颗粒物排放实验及形成机理[J];煤炭学报;2015年11期

3 徐少波;曾宪鹏;于敦喜;姚洪;徐明厚;;基于大型电厂配煤方案的颗粒物生成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3期

4 陈振辉;杨海平;杨伟;王贤华;邵敬爱;陈汉平;;生物质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及排放特性综述[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4年05期

5 张平;张晔;代木林;;全球生物能源政策比较及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顾为东;;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7 孙培勤;孙绍晖;常春;陈俊武;;我国生物质能源现代化应用前景展望(一)——生物质资源和供给[J];中外能源;2014年06期

8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PM_(2.5) in 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and mitigation[J];Particuology;2014年02期

9 果实;;秸秆焚烧对北方雾霾天气产生的影响及相应解决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14年03期

10 徐静颖;斯俊平;刘小伟;王超;张扬;于敦喜;徐明厚;;燃煤PM_(2.5)炉内控制研究进展[J];热力发电;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杜胜磊;生物质热化学利用过程中无机矿物质转化规律及灰熔融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胡昕;煤炭分级利用与富氧燃烧技术机理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泉斌;生物质与煤混烧过程中细微颗粒排放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于敦喜;燃煤细微颗粒物的模态识别及其形成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亮;准东煤粉燃烧过程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杨清;中国大气污染与防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田景武;生物质发电厂项目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刘丽媛;生物质成型工艺及其燃烧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宋艳苹;生物质发电技术经济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利琴;煤烟气再循环燃烧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7 肖键;混煤燃烧过程中颗粒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1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