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基于压气机抽气储能的燃气轮机供能系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9:3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电力生产格局不断优化。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具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然而受需求侧负荷波动等多因素影响,难以全工况高效、灵活实现供需平衡,故运行热电比偏低,综合能效远未达到其额定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压气机旁路抽气储/释能燃气轮机供能系统,以及可行的机组负荷调控策略;采用变工况典型性能解析分析方法研究压气机抽气对燃气轮机部件、机组的影响;探讨基于抽气储/释能调控策略的CHP系统变工况性能;以系统满足一种简单延时阶跃函数分布的逐时电负荷为例,研究峰谷比、负荷频率等特征参数对压气机抽气系统设计参数及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压气机抽气致压气机进口流量略有增加,压气机压比下降,可改善压气机防喘性能以及燃气透平的变工况性能;技术上燃气透平能等排气温度工作于本文所设的最大抽气系数为0.3的范围内;燃气轮机效率-负荷特性劣于基准系统,但提高了供热品位。旁路储气过程中,通流截面随抽气系数的增大逐渐增高,节流损失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释气过程中,释气流量越大,温度越高,空气透平对外做功能力越强;空气透平可扩大该供能系统最大出力,与透平设计参数有关,本文研究对象下,可扩大到燃气轮机额定功率的114.6%。当燃气轮机组相对功率减小至设计值的50%时,抽气系统中余热锅炉效率变化为额定功率的92.5%,基准系统中则变化为额定功率的85%;热电比在抽气系统及基准系统中分别变化为额定值的1.47倍以及1.147倍,抽气系统中余热回收率更高。空气透平设计工况下,燃气负荷为50%时,CHP系统综合能源相对利用率在抽气系统及基准系统中分别为92%、89%。当峰荷为4600kW、峰谷比为3、谷荷频率为0.375时,燃气轮机设计功率为4048kW,系统增效达2.02个百分点。联产机组为了提高大峰谷比情景下的系统效率及灵活性,可以考虑引入太阳能光热储能,提高空气透平的进气参数。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K473
【部分图文】:

负荷分布,抽气,供能系统,释能


第一章 绪论(3)探讨基于抽气储/释能调控策略的 CHP 系统变工况性能,分析抽气对燃气轮机供能系统能源利用率以及热电比的影响。3、案例研究,探讨负荷分布特征参数对该压气机旁路抽气储/释能燃气轮机供能系统设计参数以及效率的影响。(1)以一种简单的延时阶跃函数形式分布的逐时电负荷为例,研究系统设计参数。(2)与常规基准系统比较,提出改善系统经济性的方向。

示意图,燃气轮机,释能,负荷调节


式燃气轮机可不配置 IGV,本文考虑此种类型,其负荷调流量,监测透平排气温度 T4,最终满足功率指令。其实质范围内调整燃料/空气比,即较大幅度改变燃气透平进气温V 的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在运行时需要尽快达到低的 T4或大的节过程可简述为:改变 IGV 开度,燃料流量跟随,达到设定满足功率指令。其实质是:压气机在变 IGV、等速线上较小定负荷以上维持燃气透平进气温度 T3为较高值。该调节方V级数、空气流量调节范围有关。机抽气储/释能的燃气轮机供能系统抽气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其空气流量,故理论上可维持燃气统供热/冷,本文按等 T4调节燃气轮机负荷,其主要调节过带 IGV的燃气轮机等 T4负荷调节过程相近。

基于压气机抽气储能的燃气轮机供能系统特性研究


节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承;黄志峰;马晓茜;;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部件劣化对功率效率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22期

2 舒印彪;汤涌;孙华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5期

3 肖小清;阚伟民;杨允;张士杰;肖云汉;;有蓄能的联供系统超结构优化配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2期

4 张晓鲁;冯静;米文真;;IGCC电站空分系统整体化率优化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5 陈晓利;张东晓;吴少华;李振中;郭波;李文颖;王阳;;200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燃气轮机的通流匹配特性(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2期

6 陈晓利;吴少华;李振中;庞克亮;王阳;陈雷;何翔;王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变工况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4期

7 张学镭;王松岭;陈海平;周兰欣;;燃烧中低热值燃料时燃气轮机系统的应对方案及其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9期

8 刘昊;陶国良;陈鹰;丁卫华;;气动汽车动力系统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4期

9 张学镭;王松岭;陈海平;周兰欣;;基于基元叶栅法的轴流式压气机变工况性能计算模型[J];热能动力工程;2006年02期

10 张娜,蔡睿贤;单轴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典型解析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全工况特性与主动调控机理及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驰;带节流阀的注蒸汽燃气轮机变工况特性研究及配置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6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16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