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规则排列下单缺位空穴对颗粒堆传热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7:10
   我国工业领域中高温固体物料蕴藏着巨大的余热,若这些能量能够有效地利用对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过程中,由于固体物料具有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与挤压碰撞会产生空穴,空穴的存在增加了颗粒堆的传热热阻,降低了余热回收效率。与此同时,由于颗粒的不规则运动,空穴随之出现不规则变化,空穴的数量具有不确定性,位置具有随机性,形状具有不规则性,这增加了高温固体颗粒传热研究的难度。本文基于一次换热的余热回收方法,以存在单缺位空穴的颗粒堆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颗粒堆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文章建立了简单立方堆积下存在单缺位空穴的颗粒堆传热模型,并对所建传热模型进行了独立性验证,利用自行搭建的颗粒堆传热实验台对传热模型进行了可用性验证。计算并分析了单缺位空穴的存在对其周围颗粒层传热的影响机制,系统地研究了颗粒特性参数(导热系数、粒径)及颗粒堆特性参数(颗粒堆温度梯度、颗粒间接触面积系数)对存在单缺位空穴颗粒堆温度场等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计算并分析基本工况发现:缺位空穴的存在使颗粒堆传热性能降低,并且距离缺位空穴位置越近,颗粒层温度场和热量场波动变化越明显;缺位空穴周围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包括:垂直于主热流方向(沿X传热方向)的固/固导热、平行于主热流方向(沿Y传热方向)的固/固导热、通过气/固接触面的气/固导热及辐射传热,其中沿Y传热方向的固/固导热为主导传热方式;缺位空穴存在时,相较于无缺位空穴工况,壁面总传热量减小0.63%,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增加0.0006%,颗粒堆整体表观热阻增加0.71%;X方向上,缺位空穴对其左、右两侧的传热影响区域相等,均为1.79倍粒径,Y方向上,缺位空穴对其上游的传热影响区域为4.03倍粒径,对其下游的传热影响区域为3.81倍粒径。(2)随着缺位空穴的位置由冷壁面向热壁面移动,缺位空穴的传热影响区域随着缺位空穴一起移动;颗粒堆与热壁面间总传热量呈现先减小后不变最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不变,颗粒堆表观热阻呈现先增加后不变最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缺位空穴中心距离冷壁面2.81倍粒径的范围内,缺位空穴的存在会对颗粒堆同冷壁面的传热产生影响,在缺位空穴中心距离热壁面2.94倍粒径的范围内,缺位空穴的存在会对颗粒堆同热壁面的传热产生影响。(3)随着固相颗粒的导热系数由0.5 W/(m·K)增至50 W/(m·K),颗粒堆与热壁面间总传热量由0.43W增至36.95W,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由72.24%增至99.53%,颗粒堆整体表观热阻由863.58℃/W降至10.15℃/W。缺位空穴在X方向的传热影响区域由0.61倍粒径增至1.82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上游传热影响区域由1.61倍粒径增至3.91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下游传热影响区域由1.69倍粒径增至3.93倍粒径。(4)随着固相颗粒粒径由5.36mm增至23.04mm,颗粒堆与热壁面间总传热量由11W增至47.37W,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由99.41%降至99.37%,颗粒堆整体表观热阻由34.08℃/W降至7.92℃/W。缺位空穴在X方向的传热影响区域由1.81倍粒径降至1.79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上游传热影响区域由4.06倍粒径降至4.01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下游传热影响区域由3.84倍粒径降至3.79倍粒径。(5)随着颗粒堆温度梯度由175℃增至975℃,颗粒堆与热壁面间总传热量由16.28W增至70.78W,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由99.63%降至97.91%,颗粒堆整体表观热阻由10.75℃/W增至13.78℃/W。缺位空穴在X方向的传热影响区域由1.83倍粒径降至1.71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上游传热影响区域由3.94倍粒径增至4.16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下游传热影响区域由3.94倍粒径降至3.48倍粒径。(6)随着颗粒间接触面积系数由0.062增至0.234,颗粒堆与热壁面间总传热量由27.76W增至39.83W,壁面固相传热贡献度由98.94%增至99.69%,颗粒堆整体表观热阻由13.51℃/W降至9.41℃/W。缺位空穴在X方向的传热影响区域由1.81倍粒径降至1.75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上游传热影响区域由4.09倍粒径降至3.95倍粒径,在空穴位置的下游传热影响区域由3.86倍粒径降至3.67倍粒径。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K124
【部分图文】:

结构图,余热资源,结构图,余热


图 1.2 我国余热资源结构图Fig.1.2 Structural chart of waste heat resources of China我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 70%以上,其中至少 50%转化为载体不同、温度不同的工业余热,我国的余热资源结构如图 1.2 所示。余热资源可分为气相余热、液相余热及固相颗粒余热。在气相和液相余热利用方面,高、中、低温的

固体物料,兰炭


(a)钢渣 (b)煅后焦 (c)兰炭 (d)冶金焦图 1.3 典型固体物料Fig.1.3 Solid particle在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过程中,由于固体物料具有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与挤压碰撞会产生空穴,空穴

面积系数,实现形式,面接触,圆钢


缺位空穴实现形式Fig.2.4 Experimental material Fig.2.5 Realization form of vacancy本实验系统的实验物料选用直径为 16mm、长度为 300mm 的圆钢(如图2.4 所示),材料代号为 Q235。同时为了模拟颗粒间的热阻从而更好的接近实际情况下颗粒间的传热,遂将实验物料沿周向每间隔 90o磨去 0.5mm 以保证实验物料之间实现面接触,并且满足物料间接触面积系数为 0.121。本文主要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俊;热桥的影响区域[J];暖通空调;2001年06期

2 ;十面“霾”伏[J];中国总会计师;2017年01期

3 鹏越;;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农春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及相关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16年11期

5 戚红彬;田宏;程乃伟;;爆炸影响区域计算机辅助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史册;胡净栋;谢嘉玮;;自贸区,你了解多少?[J];珠江水运;2015年18期

7 金怀玉;焦立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王晓文;杨放;曹华;;基坑开挖影响区域的雷达探测与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9 司庆军;;影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多维度因素探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1期

10 王田;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及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新华;洪艳华;;土地整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机制探析[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2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阮丽华;李婧;;信息化对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纪万斌;;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5 王继志;杨元琴;;热带气旋可影响区域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平台技术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张奎鸿;;上海高速公路网对外衔接的深化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7 王建;胡黎明;;地下水曝气法的两相渗流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小玲;;新常态下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A];第十届海峡两岸统计与概率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9 徐耀宽;;地铁建设与土地供应的关系——基于广州的实证研究[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C];2017年

10 邓宇琦;;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东洋;《美墨加协定》调整重点或将影响区域外国家[N];中国贸易报;2018年

2 记者师巧梅、通讯员潘继鹏;我区实施多架次飞机人工增雪[N];新疆日报(汉);2009年

3 ;品牌和价格影响区域UPS销售[N];电脑商报;2009年

4 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立琦;用更宽视角看待影响区域变化的因素[N];中国城市报;2016年

5 北京市工商局密云分局局长 曹玉冰;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9年

6 记者 黄保山 通讯员 张羿;西安取缔经二路非法犬类交易市场[N];西部法制报;2011年

7 徐广蓉;地震影响区域地产市场预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记者 王欢院 汪曼莉;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西安至耀州段开工[N];陕西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原 通讯员 王友杰 崇艳;天津红桥区政协为经济建设重大问题出力助力[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张宝霞 本报记者 董永军;架起干群“连心桥”[N];西部法制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彩梅;知识溢出影响区域知识创新的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洪佳;隐伏地裂缝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变形破坏机制及力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张玄;金融集聚影响区域民营经济成长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4 潘文轩;我国财政分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强;规则排列下单缺位空穴对颗粒堆传热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宋兴龙;地下水污染原位空气扰动修复技术模拟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赵成胜;农户收入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区域差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攀;放空热辐射影响区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郭雨田;地下遗留空区影响区域内地表沉降监测、预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6 蔡成果;项目社会经济效益与影响后评价[D];湖南大学;2001年

7 郑世琦;城市过江通道施工期影响区域交通组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贾彦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9 刘燕;地下水曝气法的模型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刘汇洋;西欧中世纪城堡的区域影响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9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29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