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改善气膜冷却流动特性的大涡模拟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471
【部分图文】:
图 1-1 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与金属耐热温度的发展趋势[4]Fig. 1-1 Development of the temperature ofturbine inlet and material melting[4]图 1-2 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6]Fig. 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lingtechnique in modern gas turbine[6]从叶片表面离散孔喷出的冷却射流与高温燃气相互作用在气膜孔附近及其下游产生的复杂涡系结构决定了冷、热流体之间的掺混过程,从而影响气膜
图 1-1 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与金属耐热温度的发展趋势[4]Fig. 1-1 Development of the temperature ofturbine inlet and material melting[4]图 1-2 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6]Fig. 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lingtechnique in modern gas turbine[6]从叶片表面离散孔喷出的冷却射流与高温燃气相互作用在气膜孔附近及其下游产生的复杂涡系结构决定了冷、热流体之间的掺混过程,从而影响气膜
图 1-3 气膜冷却基本物理模型[15]Fig.1-3 The basic physical model of the film cooling[15]用吹风比表征气膜冷却射流的强度,其定义如下:c cM u u 关气膜冷却的研究,主要以绝热模型为研究对象,不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何立明;肖阳;白晓峰;苏建勇;代胜吉;;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J];实验流体力学;2015年06期
2 许春晓;;壁湍流相干结构和减阻控制机理[J];力学进展;2015年00期
3 吴云;李应红;;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航空学报;2015年02期
4 吴云;李应红;;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与点火助燃研究进展[J];高电压技术;2014年07期
5 王美黎;李栋;;翼型分离流动的等离子体控制数值分析方法研究[J];航空工程进展;2013年04期
6 代胜吉;何立明;丁未;金涛;杜宏亮;;马蹄形等离子体激励器强化气膜冷却效率机理[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9期
7 史万里;葛宁;;脉冲横向射流的大涡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1期
8 吴宏;杨庆;;抑涡孔气膜冷却的大涡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12期
9 尹洪;任静;蒋洪德;;旋流条件对燃气轮机叶片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10 李应红;吴云;;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云飞;低压涡轮叶栅非定常流场演化特性的大涡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韩昌;燃气轮机高温透平气膜冷却的孔型机理及叶栅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3 迟重然;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结构作用机制与设计优化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4 梁俊宇;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绕流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王文三;涡轮中气膜孔孔型及叶片气膜冷却的流动和冷却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姚玉;收敛缝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董平;航空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杨成凤;单排气膜和多孔全覆盖气膜冷却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李钢;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本文编号:2829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2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