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喷射压力下GDI喷油器乙醇喷雾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00:35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加剧,法规对污染物限制越来越严格,降低缸内直喷(GDI)发动机微粒排放迫在眉睫。超高压喷射以及使用乙醇燃料都是减少微粒排放的重要技术路线。为探究超高压喷射乙醇对GDI发动机降低微粒排放的潜力,需要对喷雾发展、破碎、雾化等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纹影测试系统、相位多普勒激光测试(PDA)系统以及AVL FIRE仿真模拟的研究方法对100 bar至600 bar喷射压力下GDI喷油器乙醇喷雾宏观特性、微观特性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提高喷射压力,SW区域和SC区域贯穿距随之增长,R_(penetraion)值增大。超高压喷雾由于流场内剧烈扰动,油束顶端圆钝化,继续提高喷射压力贯穿距增长幅度明显缩小,所以超高压喷射不会大幅度增加燃油撞壁的可能性,但发生撞壁时会由于顶端浓度较高造成更严重的湿壁现象。超高压喷射可以有效降低R_(area)值,改善乙醇喷雾分布。喷射压力提高,液滴粒速增大,喷雾扩散能力增强。超高压喷射下,由于喷雾头部区域液滴变形严重,PDA测量会出现断档现象。超高压喷射可以有效增大片状破碎区域、波峰剥离区域和极不稳定区域内的粒子数量,促进大粒径液滴破碎,提高小粒径液滴数量所占比例。超高压喷射对于粒径在8μm以下的小液滴破碎能力有限,300 bar及以上压力所对应最大分布频率的粒径区间都为4-6μm。喷雾测量位置纵向距离增加时,D32随之增大。测量位置横向距离增大时,液滴粒径增大,LDA1方向速度分量下降,LDA4方向速度分量增加。通过AVL FIRE软件建立喷雾仿真模型,并依据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准确性。仿真模拟结果中喷雾头部区域所测得液滴的LDA1速度,相对于微观试验结果变化幅度较小,证明了PDA系统无法识别喷雾头部内非球形液滴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随着喷雾发展,喷雾前端会出现低粒径雾团,喷射压力越高雾团区域面积比例越大,雾团的形成发展有效增大了喷雾液滴与空气接触面积。综上所述,超高压GDI喷油器喷射可以有效加快乙醇喷雾破碎,抑制大粒径液滴生成,提高燃料雾化蒸发比例,改善混合气质量。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403
【部分图文】:
图 1-1 雾霾天与晴天下的天津之眼Figure 1-1 The Tianjin Eyes in haze days and sunny days城市中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截止到 2017 年 6 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2.05 亿辆,所以由此所带来的颗粒物排放问题显得尤为严
图 1-2 新能源汽车(a) 氢动力汽车;(b) 电动汽车;(c) 燃料电池车Figure 1-2 New energy vehicles powerd by hydrogen (a), electric vehicle (b) and fuel cell (c)由此可见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新能
图 1-3 第一台问世的 GDI 发动机Figure 1-3 The first GDI engine in the world但是由于当时发动机工业制造技术、喷射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的落后与不完善发动机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只在一些军用飞机以及跑车上进行了尝试与采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8112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K403
【部分图文】:
图 1-1 雾霾天与晴天下的天津之眼Figure 1-1 The Tianjin Eyes in haze days and sunny days城市中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截止到 2017 年 6 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2.05 亿辆,所以由此所带来的颗粒物排放问题显得尤为严
图 1-2 新能源汽车(a) 氢动力汽车;(b) 电动汽车;(c) 燃料电池车Figure 1-2 New energy vehicles powerd by hydrogen (a), electric vehicle (b) and fuel cell (c)由此可见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新能
图 1-3 第一台问世的 GDI 发动机Figure 1-3 The first GDI engine in the world但是由于当时发动机工业制造技术、喷射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的落后与不完善发动机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只在一些军用飞机以及跑车上进行了尝试与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美娟;宋睿智;居钰生;王磊磊;;空化对GDI喷嘴内部流动及喷雾特性的影响[J];车用发动机;2015年06期
2 郭恒杰;李雁飞;李莉;马骁;徐宏明;王建昕;;棕榈油生物柴油掺混燃料宏观与微观喷雾特性[J];内燃机学报;2015年05期
3 丁宁;杨建新;;中国化石能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5期
4 罗艳托;徐英俊;汤湘华;李永昌;;国内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前景[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10期
5 李华;杨臧健;吴敏;高增梁;钟英杰;;纹影系统中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3期
6 张旭;黎苏;;高速纹影摄影技术在喷雾场和流场测试中的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7 孙济美,牟永泉,董愚,陆孝宽;发动机模型进气道内气体流场的模拟和实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1989年02期
本文编号:288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88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