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建模与能效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22:00
化石燃料的使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的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利用率,是缓解化石燃料使用所带来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在发电并网时,容易造成电网电压不稳定、系统暂态稳定性消失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而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国家电网主导的液化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为依托,对整个储能系统进行详细的热力学研究和分析,为我国未来在相关技术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1.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结合所研究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区域空间的概念,进而从全局的角度上建立了系统完整的热力循环图,对影响循环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提出了降低干式空冷器供冷占比系数及其他效率提高的措施;建立了系统的能流图,从整体上分析了系统输入能量的去向,并给出了减少能量散失的方法。2.本文对液化空气储能系统进行了三大子系统的划分,建立了各子系统中关键设备的热力学模型,基于编写的能耗算法计算了三大子系统各设备的功耗;研究了系统的储能密度、厂用电率、电—电转换效...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图
CAES 系统原理图
LAES系统原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秦朝葵,袁兢. 上海煤气. 2017(06)
[2]深冷液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解读[J]. 刘林林. 华北电业. 2016(04)
[3]超导储能技术及产业发展简介[J]. 墨柯. 新材料产业. 2013(09)
[4]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综述[J]. 余耀,孙华,许俊斌,曹晨霞,林尧. 装备机械. 2013(01)
[5]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原理[J]. 陈海生,刘金超,郭欢,徐玉杰,谭春青.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3(02)
[6]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模拟与设计[J]. 赵举,陈曦. 低温与超导. 2012(12)
[7]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J]. 张新敬,陈海生,刘金超,李文,谭春青.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01)
[8]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计算[J]. 杨科,张远,李雪梅,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5)
[9]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J]. 严天宏,梁嘉麟,李青. 压缩机技术. 2011(01)
[10]在应用程序中获取制冷剂物性数据[J]. 王晓占,崔晓钰,邓丽. 制冷与空调. 2010(06)
硕士论文
[1]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关键技术研究[D]. 张晓磊.昆明理工大学 2016
[2]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与经济性分析[D]. 刘士名.华北电力大学 2016
[3]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特性研究[D]. 訾星星.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比例方程指数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分析[D]. 李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5]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运行的分析与探讨[D]. 王冲.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6671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图
CAES 系统原理图
LAES系统原理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秦朝葵,袁兢. 上海煤气. 2017(06)
[2]深冷液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解读[J]. 刘林林. 华北电业. 2016(04)
[3]超导储能技术及产业发展简介[J]. 墨柯. 新材料产业. 2013(09)
[4]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综述[J]. 余耀,孙华,许俊斌,曹晨霞,林尧. 装备机械. 2013(01)
[5]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原理[J]. 陈海生,刘金超,郭欢,徐玉杰,谭春青.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3(02)
[6]小型天然气液化流程模拟与设计[J]. 赵举,陈曦. 低温与超导. 2012(12)
[7]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J]. 张新敬,陈海生,刘金超,李文,谭春青.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2(01)
[8]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设计计算[J]. 杨科,张远,李雪梅,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5)
[9]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J]. 严天宏,梁嘉麟,李青. 压缩机技术. 2011(01)
[10]在应用程序中获取制冷剂物性数据[J]. 王晓占,崔晓钰,邓丽. 制冷与空调. 2010(06)
硕士论文
[1]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关键技术研究[D]. 张晓磊.昆明理工大学 2016
[2]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性能与经济性分析[D]. 刘士名.华北电力大学 2016
[3]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特性研究[D]. 訾星星.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比例方程指数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分析[D]. 李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5]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运行的分析与探讨[D]. 王冲.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6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08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