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二次风配比对改造的W火焰锅炉炉内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09 22:10
低挥发分煤在我国储量丰富,我国电厂广泛燃用低挥发分煤,特别是无烟煤。而W火焰锅炉因具有保持炉内高温,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长的特点,是燃用无烟煤的主要炉型,但保证无烟煤稳燃的条件下,很难同时保证煤粉及时点火和良好燃尽,而且普遍存在NOx排放量高的问题。NOx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破坏环境的空气污染物,在中国,燃煤电厂烟气中的NOx成为了提供NOx的罪魁祸首。国内对于采用直流燃烧器的各类W火焰锅炉的NOx控制技术方案相对较多,但对于采用旋流燃烧器的巴威型W火焰锅炉的低氮改造相对较少。为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对一台300MW采用旋流燃烧器的巴威型W火焰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技术改造,该技术主要包括在上炉膛喉口处引入直流缝隙式OFA喷口以及在旋流燃烧器靠近炉膛中心一侧加装弧形挡块,从而减小燃烧器一侧内、外二次风道的流通面积,形成偏心的旋流燃烧装置。而本文,即通过改变内二次风率与外二次风率的配比,探究单只偏心旋流燃烧器喷口区域的流场分布及混合情况,同时探究装有改造的偏心旋流燃烧器的锅炉全炉膛的流场特性规律。为探究单只偏心旋流燃烧器喷口区域的流动特性规律,首先进行单只燃烧器速度分布实验...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W火焰锅炉燃烧技术介绍
1.2.1 W火焰锅炉的技术特点
1.2.2 W火焰锅炉技术流派
1.2.3 巴威公司W火焰锅炉的旋流煤粉燃烧器介绍
1.2.4 W火焰锅炉运行中的问题
1.3 W火焰锅炉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试验方法
2.1 锅炉原型概况
2.2 模化原理
2.3 实验台搭建
2.3.1 偏心燃烧器速度分布实验系统
2.3.2 偏心燃烧器浓度分布实验系统
2.3.3 全炉膛冷态实验系统
2.4 恒温热线风速仪介绍
2.5 标定原理
2.6 全炉膛实验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只燃烧器流动特性与混合特性试验
3.1 引言
3.2 单只偏心旋流燃烧器速度分布实验
3.2.1 试验方法及工况安排
3.2.2 试验测量结果
3.3 单只偏心燃烧器浓度分布实验
3.3.1 试验方法及工况介绍
3.3.2 燃烧器出口区域一次风浓度
3.3.3 轴向和径向最大混合速度
3.3.4 最高一次风浓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内外二次风配比全炉膛流动特性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及工况安排
4.3 试验结果
4.3.1 全炉膛流场矢量图
4.3.2 特征横截面无量纲竖直速度
4.3.3 拱上气流向下速度衰减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火电厂环保设施节能改造方案探索[J]. 杨青山. 华电技术. 2016(05)
[2]我国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 陆小泉. 煤炭工程. 2016(03)
[3]PM2.520in20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20and20health20effects,and20mitigation[J].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 Particuology. 2014(02)
[4]旋流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率变化对NOx排放和燃尽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 薛山,惠世恩,周屈兰. 锅炉技术. 2013(06)
[5]Influence20of20mass-flow20ratio20of20inner20to20outer20secondary20air20on20gas-particle20flow20near20a20swirl20burner[J]. Jianping Jing,Chunming Zhang,Wei Suna,Jieruo Ana,Jinsheng Bia,Zhengqi Lib. Particuology. 2013(05)
[6]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 刘飞鹏. 煤炭技术. 2013(09)
[7]低挥发分煤低氮燃烧技术研究[J]. 黄镇宇,陈乐,孙振龙,杨雪峰,周俊虎,岑可法. 电站系统工程. 2012(06)
[8]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及NOx生成规律的试验研究[J]. 周志军,周宁,陈瑶姬,周俊虎,刘建忠,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29)
[9]旋流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特点及研究进展[J]. 李端开,李争起,顾宇,张学文,李国堂,宋景明,董炳南. 节能技术. 2009(03)
[10]3种型号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的数值模拟[J]. 方庆艳,周怀春,汪华剑,罗自学,史铁林. 动力工程. 2008(05)
博士论文
[1]FW型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研究[D]. 任枫.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W火焰锅炉燃烧及运行特性试验研究[D]. 郭玉泉.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8113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W火焰锅炉燃烧技术介绍
1.2.1 W火焰锅炉的技术特点
1.2.2 W火焰锅炉技术流派
1.2.3 巴威公司W火焰锅炉的旋流煤粉燃烧器介绍
1.2.4 W火焰锅炉运行中的问题
1.3 W火焰锅炉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试验方法
2.1 锅炉原型概况
2.2 模化原理
2.3 实验台搭建
2.3.1 偏心燃烧器速度分布实验系统
2.3.2 偏心燃烧器浓度分布实验系统
2.3.3 全炉膛冷态实验系统
2.4 恒温热线风速仪介绍
2.5 标定原理
2.6 全炉膛实验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只燃烧器流动特性与混合特性试验
3.1 引言
3.2 单只偏心旋流燃烧器速度分布实验
3.2.1 试验方法及工况安排
3.2.2 试验测量结果
3.3 单只偏心燃烧器浓度分布实验
3.3.1 试验方法及工况介绍
3.3.2 燃烧器出口区域一次风浓度
3.3.3 轴向和径向最大混合速度
3.3.4 最高一次风浓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内外二次风配比全炉膛流动特性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及工况安排
4.3 试验结果
4.3.1 全炉膛流场矢量图
4.3.2 特征横截面无量纲竖直速度
4.3.3 拱上气流向下速度衰减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火电厂环保设施节能改造方案探索[J]. 杨青山. 华电技术. 2016(05)
[2]我国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 陆小泉. 煤炭工程. 2016(03)
[3]PM2.520in20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20and20health20effects,and20mitigation[J].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 Particuology. 2014(02)
[4]旋流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率变化对NOx排放和燃尽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 薛山,惠世恩,周屈兰. 锅炉技术. 2013(06)
[5]Influence20of20mass-flow20ratio20of20inner20to20outer20secondary20air20on20gas-particle20flow20near20a20swirl20burner[J]. Jianping Jing,Chunming Zhang,Wei Suna,Jieruo Ana,Jinsheng Bia,Zhengqi Lib. Particuology. 2013(05)
[6]低碳经济视角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 刘飞鹏. 煤炭技术. 2013(09)
[7]低挥发分煤低氮燃烧技术研究[J]. 黄镇宇,陈乐,孙振龙,杨雪峰,周俊虎,岑可法. 电站系统工程. 2012(06)
[8]低挥发分煤燃烧特性及NOx生成规律的试验研究[J]. 周志军,周宁,陈瑶姬,周俊虎,刘建忠,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29)
[9]旋流燃烧器W型火焰锅炉特点及研究进展[J]. 李端开,李争起,顾宇,张学文,李国堂,宋景明,董炳南. 节能技术. 2009(03)
[10]3种型号W火焰锅炉结渣特性的数值模拟[J]. 方庆艳,周怀春,汪华剑,罗自学,史铁林. 动力工程. 2008(05)
博士论文
[1]FW型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研究[D]. 任枫.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W火焰锅炉燃烧及运行特性试验研究[D]. 郭玉泉.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8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17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