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平板式环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06:07
环路热管(LHP)是一种利用工质相变传热、毛细力提供动力的高效被动传热装置,相较于传统的热管,环路热管中没有运动部件,可靠性高,环路热管还具有传热效率高、传热热阻低、布置灵活、传输距离长、质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在电子器件散热和空间站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LHP的系统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分析了蒸发器内的传热过程,阐述了“侧壁导热”和“背向导热”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为了减小“侧壁导热”,提出蒸发器使用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大的紫铜作为加热面,导热系数小的不锈钢作为壳体,并且搭建单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系统,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在热负荷为10W时,系统能成功启动,在壁面温度不超过80℃的情况下,最大运行热流密度为20.68W/cm2,在启动和变负荷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波动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验证明,复合材料在提升系统传热能力、增强运行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解决燃料电池类平板热源的散热问题,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双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系统,对其启动和变负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蒸发器的热阻会影响LHP系统的运行温度...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难点
1.4 本文工作简介
2 LHP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2.1 引言
2.2 LHP系统组成
2.3 LHP工作原理
2.4 LHP工作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单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
3.1 引言
3.2 蒸发器材料
3.3 LHP系统设计与制作
3.4 实验方法介绍
3.5 实验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双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
4.1 引言
4.2 双毛细芯LHP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实验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
5.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面蒸发器环路热管的瞬态特性[J]. 何松,刘志春,汪冬冬,刘伟,杨金国,张晓屿. 化工学报. 2016(05)
[2]加速度作用下环路热管工作特性实验[J]. 谢永奇,于印,解立垚,高红霞,余建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5(01)
[3]环路热管启动特性模拟[J]. 黄洁,王乃华,程林. 化工学报. 2014(S1)
[4]热管理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的研究[J]. 唐志军,朱群志. 电源技术. 2013(01)
[5]环路热管复合芯传热与流动特性分析[J]. 柏立战,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12)
[6]毛细芯热管的相变驱动机制与模型[J]. 刘伟,刘志春,杨昆,涂正凯. 科学通报. 2009(13)
[7]小管径冷凝管的数学模型[J]. 柏立战,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6)
[8]基于电子散热新技术的研究[J]. 刘一兵,黄新民,刘安宁,肖宏志. 低温与超导. 2008(03)
[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技术难关和发展前景[J]. 陈全世,齐占宁. 汽车工程. 2001(06)
博士论文
[1]铜—水环路热管(LHP)强化蒸发与抑制热泄漏技术研究[D]. 许佳寅.华东理工大学 2013
[2]小型平板CPL/LHP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 万忠民.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1127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难点
1.4 本文工作简介
2 LHP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2.1 引言
2.2 LHP系统组成
2.3 LHP工作原理
2.4 LHP工作特点
2.5 本章小结
3 单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
3.1 引言
3.2 蒸发器材料
3.3 LHP系统设计与制作
3.4 实验方法介绍
3.5 实验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双毛细芯复合蒸发器LHP
4.1 引言
4.2 双毛细芯LHP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实验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
5.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面蒸发器环路热管的瞬态特性[J]. 何松,刘志春,汪冬冬,刘伟,杨金国,张晓屿. 化工学报. 2016(05)
[2]加速度作用下环路热管工作特性实验[J]. 谢永奇,于印,解立垚,高红霞,余建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5(01)
[3]环路热管启动特性模拟[J]. 黄洁,王乃华,程林. 化工学报. 2014(S1)
[4]热管理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的研究[J]. 唐志军,朱群志. 电源技术. 2013(01)
[5]环路热管复合芯传热与流动特性分析[J]. 柏立战,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12)
[6]毛细芯热管的相变驱动机制与模型[J]. 刘伟,刘志春,杨昆,涂正凯. 科学通报. 2009(13)
[7]小管径冷凝管的数学模型[J]. 柏立战,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06)
[8]基于电子散热新技术的研究[J]. 刘一兵,黄新民,刘安宁,肖宏志. 低温与超导. 2008(03)
[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技术难关和发展前景[J]. 陈全世,齐占宁. 汽车工程. 2001(06)
博士论文
[1]铜—水环路热管(LHP)强化蒸发与抑制热泄漏技术研究[D]. 许佳寅.华东理工大学 2013
[2]小型平板CPL/LHP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 万忠民.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20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