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6-22 12:01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采用"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化"的培养方法,瞄准人才需求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基于这一人才培养定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工程实践意识、质量意识以及系统思维。通过开设专业认知课程、制定课程大纲、改革授课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及科研课题,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文章来源】:现代盐化工. 2020,47(0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2 教学改革实践
2.1 设置专业认知课程
2.2 设计教学大纲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培养学生的“工程热力学思维”。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和难点。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4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 方嘉,杨亿,杨言. 科教导刊(下旬). 2019(07)
[2]《工程热力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谭羽非,王雪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2)
[3]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 姜大源.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2(09)
本文编号:3242798
【文章来源】:现代盐化工. 2020,47(0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2 教学改革实践
2.1 设置专业认知课程
2.2 设计教学大纲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培养学生的“工程热力学思维”。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和难点。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4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
3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 方嘉,杨亿,杨言. 科教导刊(下旬). 2019(07)
[2]《工程热力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谭羽非,王雪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2)
[3]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 姜大源.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2(09)
本文编号:3242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24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