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汽轮机调节级动叶气动性能优化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3 20: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结合现代优化理论,采用全三维CFD方法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气动优化的工作得以实现。开展了工业汽轮机大负荷调节级叶型优化的工作。优化获得2个候选高效叶型A3opt和A5opt。在某台实例汽轮机机组上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通流效率在广泛的负荷变化范围内均有提高,提高范围为1. 1%~5. 5%;随着调节级负荷的增加,调节级效率增益不断提高;在调节级负荷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随着调节级负荷的进一步增大,效率增益稍微降低。应用实例表明,所研究的优化方法、优化策略和优化获得的大负荷调节级动叶叶型是成功的。
【文章来源】:热力透平. 2020,49(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A5_opt叶型效率增益
动叶出口马赫数变化
数值方法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汽轮机高效压力级叶型优化与应用[J]. 蓝吉兵,丁旭东,孔建强,陈金铨,隋永枫,毛汉忠. 热力透平. 2018(04)
[2]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导叶栅内损失发展的实验研究[J]. 柳为民,徐惠坚,周逊. 汽轮机技术. 2007(06)
[3]西门子百万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特点[J]. 余炎. 热力透平. 2006(01)
[4]600MW汽轮机调节级优化设计[J]. 张卫伟,任大康,周凡贞. 汽轮机技术. 1990(06)
本文编号:3282732
【文章来源】:热力透平. 2020,49(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A5_opt叶型效率增益
动叶出口马赫数变化
数值方法验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汽轮机高效压力级叶型优化与应用[J]. 蓝吉兵,丁旭东,孔建强,陈金铨,隋永枫,毛汉忠. 热力透平. 2018(04)
[2]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导叶栅内损失发展的实验研究[J]. 柳为民,徐惠坚,周逊. 汽轮机技术. 2007(06)
[3]西门子百万核电汽轮机通流部分设计特点[J]. 余炎. 热力透平. 2006(01)
[4]600MW汽轮机调节级优化设计[J]. 张卫伟,任大康,周凡贞. 汽轮机技术. 1990(06)
本文编号:3282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28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