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3:19
在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具备清洁且可再生特点的新能源产业应运而生,为各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产业集聚能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降低产业生产成本,进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影响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外部因素众多,但绿色金融作为其融资的主要来源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绿色金融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绿色金融各渠道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本文在对绿色金融和新能源产业集聚的现状与影响机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用区位熵法对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值进行测度,选取绿色金融中以绿色信贷为代表的间接金融工具和以绿色证券为代表的直接金融工具为主要解释变量,结合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都对新能源产业集聚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绿色信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中的股权融资模式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新能源产业集聚的进程,还对邻近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起到带动作用,绿色证券中债券融资模式空间效应不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进步水平和政策...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其占各项贷款比例Fig.2-1Thebalanceofgreencreditsof21majorbanksin2013-2017andproportionofloans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2我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细分(2013-2017)Fig.2-2SegmentationofGreenCreditBalanceof21MajorCommercialBanksinChina绿色证券:绿色信贷是从间接融资视角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支持的贷款手段,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行抑制的绿色金融工具。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更加倾向于利用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因此2008年国家环保局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起推出了绿色证券这一新型的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证券的理念就是建立一个以绿色市场准入制度、绿色增发配股制度以及环境绩效披露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证券市场,量化指标对应的是企业的股票以及债券发行量。截止2018年底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金额高达2203.5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6.6%,共发行绿色债券128只,涉及103个主体,发行主体涉及多个领域,图2-3为部分主体分布图。与2016年相比,绿色债券发行总量不断提升,而且种类多样,包括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可持续发展债券等多种产品,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平均期限为6.8年,主要支持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绿色债券发行主体行业分布Fig.2-3Greenbondissuerindustrydistribution2.2.2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逐渐呈现出规模化集聚趋势,如依托自然资源形成的内蒙古风力发电产业区、凭借区域资金优势形成的江苏新能源产业区以及工业优势形成的河北发电产业区等,不同地区依靠各自的禀赋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了新能源产业集聚进程。目前新能源产业最终的物质形态仍以发电为主,因此本文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两方面介绍新能源产业集聚的现状。(1)太阳能发电产业集聚现状太阳能发电因其需要储备太阳光照的特性,分布于地域较广,阳光照射范围大的内蒙古、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太阳能发电涵盖光热和光伏两种发电形式,光热发电原理是通过反射将光源集中,之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光伏发电是通过电势差先产生电流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我国光照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发展主力,国家也实施了多项补贴政策以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如在2018年上海市根据企业实际发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的奖励,北京市给予光伏发电项目连续5年0.3元/千瓦时的补贴等。最初,太阳能发电产业集聚现象多呈现在地域宽广的西部地区,但西部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J]. 闫俊周,杨祎. 科研管理. 2019(04)
[2]中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环境责任吗?——基本事实、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 刘锡良,文书洋. 经济研究. 2019(03)
[3]金融错配、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增长[J]. 文书洋,刘锡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3)
[4]绿色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J]. 陈智莲,高辉,张志勇. 西南金融. 2018(11)
[5]绿色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时空维度分析[J]. 董晓红,富勇. 统计与决策. 2018(20)
[6]中国新能源产业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郑诗情,胡玉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S2)
[7]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测度及结构优化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J]. 王欢芳,张幸,宾厚,李密.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0)
[8]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J]. 张莉莉,肖黎明,高军峰.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9)
[9]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各省份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J]. 郭立伟,沈满洪. 生态经济. 2018(08)
[10]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分析——基于中国200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J]. 张路蓬,薛澜,周源,张笑. 科学学研究. 2018(06)
本文编号:3295097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7年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及其占各项贷款比例Fig.2-1Thebalanceofgreencreditsof21majorbanksin2013-2017andproportionofloans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15-图2-2我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细分(2013-2017)Fig.2-2SegmentationofGreenCreditBalanceof21MajorCommercialBanksinChina绿色证券:绿色信贷是从间接融资视角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支持的贷款手段,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行抑制的绿色金融工具。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更加倾向于利用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因此2008年国家环保局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起推出了绿色证券这一新型的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证券的理念就是建立一个以绿色市场准入制度、绿色增发配股制度以及环境绩效披露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证券市场,量化指标对应的是企业的股票以及债券发行量。截止2018年底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金额高达2203.5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6.6%,共发行绿色债券128只,涉及103个主体,发行主体涉及多个领域,图2-3为部分主体分布图。与2016年相比,绿色债券发行总量不断提升,而且种类多样,包括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可持续发展债券等多种产品,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平均期限为6.8年,主要支持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绿色债券发行主体行业分布Fig.2-3Greenbondissuerindustrydistribution2.2.2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逐渐呈现出规模化集聚趋势,如依托自然资源形成的内蒙古风力发电产业区、凭借区域资金优势形成的江苏新能源产业区以及工业优势形成的河北发电产业区等,不同地区依靠各自的禀赋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了新能源产业集聚进程。目前新能源产业最终的物质形态仍以发电为主,因此本文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两方面介绍新能源产业集聚的现状。(1)太阳能发电产业集聚现状太阳能发电因其需要储备太阳光照的特性,分布于地域较广,阳光照射范围大的内蒙古、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太阳能发电涵盖光热和光伏两种发电形式,光热发电原理是通过反射将光源集中,之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而光伏发电是通过电势差先产生电流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我国光照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发展主力,国家也实施了多项补贴政策以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如在2018年上海市根据企业实际发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的奖励,北京市给予光伏发电项目连续5年0.3元/千瓦时的补贴等。最初,太阳能发电产业集聚现象多呈现在地域宽广的西部地区,但西部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J]. 闫俊周,杨祎. 科研管理. 2019(04)
[2]中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环境责任吗?——基本事实、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 刘锡良,文书洋. 经济研究. 2019(03)
[3]金融错配、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增长[J]. 文书洋,刘锡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3)
[4]绿色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J]. 陈智莲,高辉,张志勇. 西南金融. 2018(11)
[5]绿色金融发展及影响因素时空维度分析[J]. 董晓红,富勇. 统计与决策. 2018(20)
[6]中国新能源产业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郑诗情,胡玉敏.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S2)
[7]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测度及结构优化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J]. 王欢芳,张幸,宾厚,李密.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0)
[8]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J]. 张莉莉,肖黎明,高军峰.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9)
[9]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各省份新能源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J]. 郭立伟,沈满洪. 生态经济. 2018(08)
[10]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分析——基于中国200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J]. 张路蓬,薛澜,周源,张笑. 科学学研究. 2018(06)
本文编号:3295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29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