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17:34
针对柴油机在进行国六排放标准试验时,WHTC循环试验中排气温度低,部分工况点达不到后处理器的起喷温度,SCR催化转化效率不佳的问题,在1台带有节气门的柴油机上开展了试验,研究了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排气温度、空燃比、排放和燃油消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时,节气门关度在0%~40%时,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较小;节气门关度在40%~65%时,进气节流可以明显提高柴油机小负荷时的排气温度,且不会使发动机不透光烟度、CO、THC、NOx显著增加;当节气门关度超过70%时,进一步增加节气门关度能迅速提升排气温度,但是会使发动机排放严重恶化,燃油消耗率迅速升高。
【文章来源】:车用发动机.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WHTC循环
由图2和图3可见,转速恒定且节气门关度相同时,扭矩越大,过量空气系数越小,排气温度越高。当节气门关度小于50%时,进气节流措施对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较小,随着节气门关度的增加,排气温度略微升高;当节气门的关度超过50%时,随着节气门关度的进一步增加过量空气系数迅速减小,排气温度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在节气门关度为50%时,扭矩为600 N·m,400 N·m,200 N·m和50 N·m与相同扭矩节气门开度为10%时相比,排气温度分别提升了16.1 ℃,1.6 ℃,10 ℃和5.1 ℃;当节气门关度为65%时,对应扭矩排气温度分别提升了154.8 ℃,85 ℃,66.1 ℃和44.2 ℃,提升率为49.6%,31.0%,34.5%和36.3%。当节气门关度超过70%时,过量空气系数接近1,部分工况点甚至到了1。此时由于进气量减少,混合气非常浓,燃烧已经十分不充分,燃烧循环变动加剧,扭矩波动较大。图3 转速1 300 r/min,不同扭矩下
转速1 300 r/min,不同扭矩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六重型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分析[J]. 贾传德. 科技视界. 2018(16)
[2]进气流量对车用柴油机动力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J]. 蒋玉魁,王金刚.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02)
[3]关于采用DOC+SCR后处理国5柴油机对应WHTC排放的技术措施试验研究[J]. 王知银,曹怀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2)
[4]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姚广涛,赵国斌,邓成林,刘宏威. 汽车工程. 2016(05)
[5]车用柴油机SCR系统NOx转化效率影响因素[J]. 王静,王谦,徐航,赵炜,吴里程,李硕. 内燃机学报. 2015(05)
[6]利用SCR技术降低车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控制策略研究[J]. 佟德辉,李国祥,陶建忠. 车用发动机. 2009(05)
博士论文
[1]重型车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及排放特性研究[D]. 郭佳栋.北京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42892
【文章来源】:车用发动机.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WHTC循环
由图2和图3可见,转速恒定且节气门关度相同时,扭矩越大,过量空气系数越小,排气温度越高。当节气门关度小于50%时,进气节流措施对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较小,随着节气门关度的增加,排气温度略微升高;当节气门的关度超过50%时,随着节气门关度的进一步增加过量空气系数迅速减小,排气温度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在节气门关度为50%时,扭矩为600 N·m,400 N·m,200 N·m和50 N·m与相同扭矩节气门开度为10%时相比,排气温度分别提升了16.1 ℃,1.6 ℃,10 ℃和5.1 ℃;当节气门关度为65%时,对应扭矩排气温度分别提升了154.8 ℃,85 ℃,66.1 ℃和44.2 ℃,提升率为49.6%,31.0%,34.5%和36.3%。当节气门关度超过70%时,过量空气系数接近1,部分工况点甚至到了1。此时由于进气量减少,混合气非常浓,燃烧已经十分不充分,燃烧循环变动加剧,扭矩波动较大。图3 转速1 300 r/min,不同扭矩下
转速1 300 r/min,不同扭矩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六重型柴油机后处理技术路线分析[J]. 贾传德. 科技视界. 2018(16)
[2]进气流量对车用柴油机动力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J]. 蒋玉魁,王金刚.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8(02)
[3]关于采用DOC+SCR后处理国5柴油机对应WHTC排放的技术措施试验研究[J]. 王知银,曹怀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2)
[4]进气节流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姚广涛,赵国斌,邓成林,刘宏威. 汽车工程. 2016(05)
[5]车用柴油机SCR系统NOx转化效率影响因素[J]. 王静,王谦,徐航,赵炜,吴里程,李硕. 内燃机学报. 2015(05)
[6]利用SCR技术降低车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控制策略研究[J]. 佟德辉,李国祥,陶建忠. 车用发动机. 2009(05)
博士论文
[1]重型车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及排放特性研究[D]. 郭佳栋.北京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42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34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