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燃气内燃机三联供系统热电模式变工况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08:32
  构建了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供实验系统,研究了在热电模式下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发电功率的增加,天然气消耗量线性增加,制热量增加,缸套水回收热量逐渐增加而后略有减少;系统发电效率30%以上,并总体稳定,制热效率整体保持在20%左右,缸套水热回收效率整体接近20%;随发电功率增加,系统能量损失增加,仍有部分余热尚可利用;系统供热能力不足时,可抽取部分生活热水用于空调供热,实现系统能量优化分配. 

【文章来源】: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20,26(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燃气内燃机三联供系统热电模式变工况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流程图

天然气,功率,厂家


发电功率对天然气耗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天然气耗量随着发电功率的增大而呈线性增长,发电功率每增加1 k W,其增长量约为0.275 m3/h.厂家提供的天然气流量数据比本套实验系统实际测量值低,但误差在5%以内;系统实测天然气耗量的增长趋势与厂家提供的数据呈现出的增长趋势基本相同.2.2 发电功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能量图,能量,功率,热水


对于冬季采暖工况,生活热水负荷往往是一定的且少于空调供热负荷.实验过程中,系统满负荷运行时制热量为29.8 k W,仅为额定制热量的54.2%,系统制热量无法满足空调供热需求.实验中由缸套水回收热量制取的生活热水温度在50~60℃范围内,满足冬季空调热水温度的要求.针对系统供热能力不足和能量分配不合理问题,提出抽取缸套水回收热水用于空调供热从而提高系统供热能力的办法,实现能量优化分配.图4 发电功率对系统各部分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燃机型联供系统变电负荷工况实验和模拟[J]. 刘贤贤.  煤气与热力. 2018(09)
[2]孤岛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性能分析[J]. 刘贤贤,王强,徐攀,王晓波,赵玉祝,宗荣.  煤气与热力. 2018(08)
[3]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支持政策与经济敏感性分析[J]. 尹祥,赵先勤,陈锦芳.  煤气与热力. 2017(01)
[4]内燃机、燃气轮机和微燃机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性能分析[J]. 杨昆,武海滨,朱晓军,许裕栗,甘中学.  电力与能源. 2016(04)
[5]冷热电联供燃气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初探[J]. 孙李,喻志强.  低温与超导. 2016(04)
[6]国内冷热电联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杨干,翟晓强,郑春元,王如竹.  化工学报. 2015(S2)
[7]小型燃气内燃机CCHP系统余热回收特性实验研究[J]. 肖利涛,秦朝葵.  上海煤气. 2014(05)
[8]天然气供热中烟气余热利用的潜力及途径[J]. 赵玺灵,付林,江亿.  区域供热. 2013(03)
[9]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相关问题探讨[J]. 王海龙.  煤气与热力. 2013(05)
[10]热泵型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实践研究[J]. 付林,张世钢,赵玺灵,孙作亮,李辉,耿克成.  暖通空调. 2009(02)

博士论文
[1]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机理研究及全工况性能优化[D]. 蒋润花.华南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51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351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