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多类型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

发布时间:2021-11-06 01:33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进入新的层次,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针对多类型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问题,文章按照负荷特性的不同,将规划区域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以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为主的协同规划模型,使用Yalmip工具箱及CPLEX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得到不同区域内设备的容量规划。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多类型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 

【文章来源】: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0,(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多类型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


CCHP系统设备构成

区域图,能源系统,区域,模式


将杭州市某一综合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定A,B两种模式。A种模式下,将规划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区域负荷特性,建立冷热电联供系统,对应的规划面积为80万m2;B种模式下,根据冷、热、电需求的不同,将规划区域划分为不同区域,分别为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与工业区,如图2所示。3.1?仿真参数

区域图,热负荷,区域,商业区


图3~图5示出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用户的热负荷需求,比较可得,夏季和过渡季的热负荷需求差别不大,冬季的热负荷需求相对增大。对工业区而言,其热负荷需求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9:00,这和工业区工作时间吻合;对于居民区,夏季和过渡季的热负荷需求时间在18:00~24:00之间,这是由于此时居民有洗漱等热水需求;商业区和办公区的热负荷需求集中在冬季,时间为8:00~23:00,对应商业区和办公区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意味着此两区工作区间内需要提供热来满足人员对保暖的需求。图4 过渡季不同区域用户热负荷需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多能互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种储能优化配置[J]. 熊文,刘育权,苏万煌,郝然,王玥,艾芊.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9(01)
[2]基于综合能源协同优化的配电网规划策略[J]. 李阳,郇嘉嘉,曹华珍,高崇,张旭,张俊潇,陈荃.  电网技术. 2018(05)
[3]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结构描述及设计优化[J]. 孙可,段光,李晓春,郑朝明,郑伟民,应雨龙,李菁,郁家麟.  热力发电. 2017(12)
[4]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综述及展望[J]. 别朝红,王旭,胡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22)
[5]基于集中供热系统储热特性的热电联产机组多时间尺度灵活性协调调度[J]. 张磊,罗毅,罗恒恒,苗世洪,叶婧,周桂平,孙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04)
[6]低碳多能源系统的研究框架及展望[J]. 程耀华,张宁,康重庆,Daniel Kirschen,张宝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14)
[7]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 周孝信,曾嵘,高峰,屈鲁.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7(02)
[8]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热网建模及系统运行优化[J]. 顾伟,陆帅,王珺,尹香,张成龙,王志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5)
[9]考虑配电网重构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最优混合潮流计算[J]. 靳小龙,穆云飞,贾宏杰,吴建中,徐宪东,余晓丹.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01)
[10]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李更丰,别朝红,王睿豪,姜江枫,寇宇.  高电压技术. 2017(01)

硕士论文
[1]城市能源环境中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配置研究[D]. 陆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7



本文编号:347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47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