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反应堆堆芯流动换热特性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20:11
针对大功率气冷空间反应堆堆芯流动换热特性掌握不足等问题,基于空间环境应用的严格要求,对大功率气冷空间反应堆进行了堆芯流动换热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对流量分配板、控制棒通道旁通、绕丝结构等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量分配板、绕丝结构均会增加堆芯局部流动阻力,但会改变局部流场特征,改善流动不均匀等问题,具体应用仍需结合堆芯总流动阻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控制棒通道旁通则会影响堆芯主流区流动换热,但会对控制棒结构等的温度控制有积极影响,不同因素会产生不同影响,为获得最佳性能,需结合设计目标优先级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空间核反应堆方案图
燃料棒结构图
堆芯内漩涡流场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研究[J]. 吴伟仁,刘继忠,赵小津,代守仑,于国斌,万钢,刘仓理,罗琦,庞涪川,朱安文,唐生勇,柳卫平,张传飞,曾未.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01)
[2]星球表面探测用核反应堆电源初步研究[J]. 彭磊,谢奇林,范晓强,梁文峰,任保国. 载人航天. 2015(03)
[3]核反应堆空间应用研究[J]. 张明,蔡晓东,杜青,雷英俊,胡古,陈宋. 航天器工程. 2013(06)
本文编号:3682307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空间核反应堆方案图
燃料棒结构图
堆芯内漩涡流场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研究[J]. 吴伟仁,刘继忠,赵小津,代守仑,于国斌,万钢,刘仓理,罗琦,庞涪川,朱安文,唐生勇,柳卫平,张传飞,曾未.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01)
[2]星球表面探测用核反应堆电源初步研究[J]. 彭磊,谢奇林,范晓强,梁文峰,任保国. 载人航天. 2015(03)
[3]核反应堆空间应用研究[J]. 张明,蔡晓东,杜青,雷英俊,胡古,陈宋. 航天器工程. 2013(06)
本文编号:3682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68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