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排烟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设计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5 16:08
本文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排烟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设计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生存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环境、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战略问题,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和余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火力发电厂是以朗肯循环为基础进行热功转换获得电能的,在获取能源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热量损失。而这其中汽轮机冷源损失和锅炉烟气的排热损失就是主要热量损失源。因此,有效的余热回收再利用将为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 近些年来,随着理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余热利用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耐低温腐蚀材料和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我们回收电厂余热再利用创造了新的契机。本文正是通过采用这些余热利用技术,针对北方地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实际特点,结合1000MW凝汽式间接空冷机组热力系统的实际配置情况,分析研究分别采用低温省煤器和热泵技术回收烟气余热和间冷循环水余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经多方案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采用两级低温省煤器加热锅炉进风的方案经济效益最好。该方案利用脱硫吸收塔入口的第二级低温省煤器加热水媒介,水媒介加热空预器进风温度,锅炉效率提高约0.72%。水媒介加热空预器进风温度导致空预器排烟温度升高,空预器出口的第一级低温省煤器可以加热高温段凝结水,排挤相对高品质抽汽返回汽机做功,余热利用效率高,汽机热耗降低约54kJ/kWh,约4.4年可收回成本。 通过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供热负荷稳定可靠,可以利用吸收式热泵供热,经济效益好。但是对于纯凝机组,由于供热负荷太小,利用吸收式热泵供热规模太小,节能的经济性不显著,初投资460万,年收益24.3万,经济运行年限内无法回收投资。
【关键词】:间接空冷 余热利用 低温省煤器 热泵 热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621;TK1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2 文献综述10-16
- 1.2.1 烟气余热利用的研究发展现状10-12
- 1.2.2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研究发展现状12-16
- 1.3 本课题技术难点及主要工作16-19
- 1.3.1 本课题的技术难点16-17
- 1.3.2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17
- 1.3.3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17-19
- 2 烟气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19-49
- 2.1 低温省煤器的应用情况19-21
- 2.2 低温省煤器的设置方案21-25
- 2.2.1 方案一22
- 2.2.2 方案二22-23
- 2.2.3 方案三23
- 2.2.4 方案四23-24
- 2.2.5 方案五24-25
- 2.3 耐腐蚀材料的选取25-31
- 2.3.1 酸露点的计算[63-66]25-26
- 2.3.2 低温腐蚀的机理26
- 2.3.3 耐腐蚀材料的介绍26-31
- 2.4 低温省煤器选型31-39
- 2.4.1 本课题依托条件烟气参数31
- 2.4.2 烟气温降的选取31-32
- 2.4.3 低温省煤器进口水温的选取32-33
- 2.4.4 低温省煤器选型数据表(THA 工况)33-39
- 2.5 对烟气系统的影响39-40
- 2.5.1 对除尘器的影响39-40
- 2.5.2 对引风机的影响40
- 2.6 技术经济分析比较40-45
- 2.6.1 初投资比较40-41
- 2.6.2 运行经济比较41-45
- 2.7 投资回收期估算45-48
- 2.7.1 方案三45-46
- 2.7.2 方案四46-47
- 2.7.3 方案五47-48
- 2.8 本章结论48-49
- 3 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49-62
- 3.1 发电厂冷源余热特点49
- 3.2 吸收式热泵技术原理49-52
- 3.2.1 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原理50-51
- 3.2.2 吸收式制冷原理51
- 3.2.3 吸收式热泵供热参数与热源参数的关系51-52
- 3.3 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52-55
- 3.3.1 循环水系统方案52-53
- 3.3.2 循环水系统余热利用方案选择53-55
- 3.4 热泵设备主要技术参数55-57
- 3.5 影响吸收式热泵方案经济性的重要因素57-58
- 3.5.1 余热利用率57-58
- 3.5.2 内部真空度58
- 3.5.3 制冷工质结晶58
- 3.5.4 换热管束结垢58
- 3.6 节能减排分析及投资收益58-61
- 3.6.1 节煤分析58-59
- 3.6.2 环境影响分析59
- 3.6.3 投资收益59-60
- 3.6.4 投资回收期估算60-61
- 3.7 本章小结61-62
- 4 结论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得奖情况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正涛,吴树志,范新宽;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不设GGH的经济性及对环境影响的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2 王佩璋;我国600MW火电机组直接空冷技术的开发研究[J];电力建设;2002年07期
3 叶勇健;申松林;;欧洲高效燃煤电厂的特点及启示[J];电力建设;2011年01期
4 张方炜;;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10年04期
5 马义伟;;发电厂空冷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电力设备;2006年03期
6 裘顺奕;胡阳;;电站空冷技术的现状及应用前景[J];电站辅机;2011年04期
7 贺益英;赵懿s
本文编号:394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9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