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燃烧应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燃烧应用的研究
【摘要】:课题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催化燃烧理论,针对目前大气环境状况以及工业炉窑存在的耗能大、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了新型的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目的是以新型的燃烧方式达到工业炉窑节能减排的效果,研究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并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以期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具体研究内容与新见解如下:前期研究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的特性。第一,通过对催化燃烧烤箱烤制烤鸭和催化燃烧炉窑烧制唐三彩为例,充分说明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在燃烧方式、运行规律、尾气排放、烧制成品等方面的特性,在烤制烤鸭方面,催化燃烧烤箱以其独特的无焰燃烧方式,杜绝了鸭油因接触明火而产生多环芳烃火焰进而污染食品的现象,在烧制唐三彩方面,催化燃烧炉窑以其较强的氧化性炉内气氛,使得唐三彩釉料着色剂氧化完全,因此烧制的唐三彩釉色更加鲜艳。第二,通过大量的实验,解决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在点火阶段和高温阶段因催化剂失活而出现的暗点现象,研究表明:在点火阶段宜采用关闭燃气量,通过余温重新点火来消除暗点;在高温阶段宜采用固定燃气量,逐渐调低空气量,直至燃烧器发生回火来消除暗点。后期将改造后的炉窑应用到金属热处理的加热阶段以及焚烧污泥的工艺中。在金属热处理加热方面,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CH4转化率极高,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淬火后的45钢表面晶粒度达到了9级,表面硬度为55.2HRC,均达到了工艺要求,因此证明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是节能、环保、高效的工业炉窑以及其作为金属热处理加热热源的的可行性。在污泥焚烧方面,通过对不同功率下烟气随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表明污泥中CO在600℃~800℃时集中生成,在700℃时出现峰值,并且炉内气氛的氧化性降低了CO的排放量,节省了工业中尾气处理的成本,由于天然气催化燃烧温度低于热力型NO_X大量生成的条件,使得污泥中NO_X的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天然气催化燃烧以其节能、环保、高效的优势与工业炉窑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当下,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催化燃烧 炉窑 节能减排 特性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7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8
- 1.2 我国天然气现状8-10
- 1.2.1 基本特点和种类8-9
- 1.2.2 发展状况9
- 1.2.3 具体应用9-10
- 1.3 催化燃烧研究现状10-11
- 1.4 工业炉窑现状11-12
- 1.4.1 工业炉窑种类介绍11-12
- 1.4.2 发展状况12
- 1.5 环境现状12-14
- 1.5.1 雾霾现状12-14
- 1.5.2 低碳之路14
- 1.6 本章小结14-15
- 1.7 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15-16
- 第二章 催化燃烧技术原理16-24
- 2.1 催化燃烧技术介绍16
- 2.2 催化燃烧催化剂介绍16-17
- 2.2.1 催化剂种类及其特性16-17
- 2.2.2 催化剂系统组成及其作用17
- 2.3 催化燃烧的反应路径17-19
- 2.4 催化燃烧污染物排放机理19-22
- 2.4.1 NO_X的生成机理19-21
- 2.4.2 CO的生成机理21-22
- 2.5 异相催化燃烧对单相气相燃烧的抑制作用22
- 2.6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催化燃烧炉窑特性24-37
- 3.1 实验用天然气组分及催化剂介绍24-26
- 3.1.1 实验用天然气组分介绍24
- 3.1.2 实验用催化剂介绍24-26
- 3.2 催化燃烧系统及其设备介绍26-28
- 3.2.1 催化燃烧系统介绍26
- 3.2.2 催化燃烧设备介绍26-28
- 3.3 催化燃烧烤箱应用特性分析28-30
- 3.3.1 表面催化燃烧的辐射机理29
- 3.3.2 烤箱实验装置及流程29-30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30
- 3.4 催化燃烧炉窑烧制唐三彩特性分析30-34
- 3.4.1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唐三彩的优势30-31
- 3.4.2 实验步骤31-32
- 3.4.3 实验结果及烟气分析32-34
- 3.5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4-36
- 3.6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的改造36
- 3.6.1 已经完成的改进内容36
- 3.6.2 计划改进内容36
- 3.7 本章小节36-37
- 第四章 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新工艺应用探索37-48
- 4.1 催化燃烧加热45钢应用探索37-44
- 4.1.1 催化燃烧加热45钢介绍37-38
- 4.1.2 催化燃烧加热45钢工艺方法38-39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39-44
- 4.1.4 催化燃烧炉窑加热45钢存在的问题44
- 4.2 催化燃烧焚烧污泥应用初步探索44-47
- 4.2.1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44-45
- 4.2.2 催化燃烧污泥焚烧工艺45
- 4.2.3 催化燃烧焚烧污泥烟气排放规律45-47
- 4.3 本章小节47-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1
- 5.1 结论48-49
- 5.2 展望与创新49-51
- 参考文献51-54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田成文;范庆伟;;催化燃烧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节能;2006年02期
2 熊成德;;国内催化燃烧技术的进展概况[J];绝缘材料通讯;1984年04期
3 雷士文;煤助催化燃烧技术[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年05期
4 曾文;解茂昭;;烷烃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5 许考;刘中良;康天放;何洪;马重芳;;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6 徐侃;刘明侯;邢丹;王亚青;刘东;陆游;;滞止点催化燃烧的一维和二维数值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7 ;治理废气 变废为利 消除污染 保护环境——催化燃烧热风双循环卧式上胶机简介[J];绝缘材料通讯;1977年05期
8 ;高温立式上胶机催化燃烧技术总结[J];绝缘材料通讯;1977年06期
9 ;论溶剂的催化燃烧技术[J];绝缘材料通讯;1978年01期
10 周卓华,赵国良,傅玉普,于冬娥,李吕辉;有机蒸气在金属氧化物上的催化燃烧(Ⅱ) 甲苯蒸气的催化燃烧[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宝明;王耀军;;布朗气(氢氧气)的催化燃烧及其在危险废物焚烧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陶明涛;赵国明;姜鹏明;吴帮玉;富喜;沈廷财;;苯催化燃烧反应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刘绍英;王丽;王公应;;稀土复合氧化物对二氯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公旭中;王志;郭占成;;煤基燃料催化燃烧时燃点的变化规律[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5 陈景欢;李俊华;;掺杂钴铬尖晶石氧化物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单石灵;唐旭东;刘忠生;;石化污水场含烃废气催化燃烧处理[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付慧静;傅立新;李俊华;;铟锡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燃烧甲烷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世红;何林;孙威;;天然气催化燃烧理论和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9 明彩兵;叶代启;梁红;;铈铁混合氧化物催化燃烧碳烟的高活性氧物种[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永强;赵东风;薛玉芬;赵朝成;李石;;催化燃烧法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曹丙利;天然气低碳催化燃烧[N];科技日报;2013年
2 郑伟;橡胶废气催化燃烧技术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王秀江;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卢伟 实习生 陆小青;运用新技术 促节能减排[N];南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薛景照;稀土催化引领燃品未来风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薛景照;催化燃品前景诱人[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左云县质监局 周占胜;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事关煤矿安全[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尘;微小圆管中碳氢及含氧燃料的催化燃烧和强化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史东军;介孔/微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含氰废气研究及其工业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王蕊蕊;微细通道内甲烷/湿空气催化燃烧特性及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徐金光;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张佳瑾;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实验研究及模型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訾学红;甲烷催化燃烧技术基础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戴宇;锰基催化剂上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燃烧[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苑兴洲;过渡金属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牛学坤;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空气净化过程的模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10 郑建东;掺杂六铝酸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猛;催化燃烧处理丁苯橡胶有机废气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张铭洋;一体式生物质气化燃烧炉催化燃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裴甜婕;玻纤瓦楞蜂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VOCs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朱腾飞;优化热脱附—催化燃烧技术修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范士彬;铜钴氧化物的可控制备与催化燃烧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梁晶;过渡金属铬、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7 贾永昌;介孔氧化物催化剂对甲烷和二氯甲烷氧化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8 贾冰;负载型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徐蓉蓉;丙烯腈的催化燃烧及其量化计算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房凯;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燃烧应用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96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59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