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6:17

  本文关键词: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相变储热 赤藻糖醇 热物性 有效导热系数模型 自然对流 实验研究 模拟研究


【摘要】:由于相变材料(PCM)在较小温度范围内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出大量的相变潜热,从而缩小储热装置的体积,使得相变储能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相变储能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供暖、余热利用、压缩空气储能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近年来,对相变材料热物性的测量、相变传热过程以及相变储能装置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根据相变材料选择原则在合适温度范围内,遴选出赤藻糖醇为储热材料。对赤藻糖醇的相变温度、熔融焓、导热系数、粘度和分解温度等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全面的测量。研究发现:赤藻糖醇熔化温度约为120.39℃,相变潜热为319.5kJ/kg;赤藻糖醇有较强的过冷特性,本文测量中其过冷度在93.64℃-113.19℃之间;在180℃以下基本保持热稳定,在约250℃下完全分解;赤藻糖醇固态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线性降低,液态赤藻糖醇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线性升高;赤藻糖醇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然后,本文建立了以空气为传热流体(HTF),以赤藻糖醇为储热材料的相变储热实验台,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储热/释热实验,研究了赤藻糖醇在竖直套管式相变单元内熔化/凝固的导热和自然对流耦合传热机理,并对运行参数进口温度、压力和质量流量对系统传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熔化过程中,液相赤藻糖醇首先占据储热单元上部,随后从上而下逐步推进,传热方式在初始阶段由导热主导,随后主要由自然对流主导。(2)凝固过程中,赤藻糖醇存在明显过冷现象,内部的传热起始由自然对流主导,随后由导热主导。(3)提高空气进口温度和流量可以提高储热过程传热率,缩短储热时间。进口压力的变化对储热过程传热率及传热系数等影响不大。(4)提高空气的质量流量可以增强释热过程的传热,由于赤藻糖醇内存在冷头效应,质量流量的变化对过冷度影响不大。最后,基于焓法模型来模拟相变过程,以有效导热系数形式考虑熔化过程中液态PCM内的自然对流,建立了套管式相变储热的数值模拟方法。由于前人的模型不能实现液态PCM从上往下推进的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了有效导热系数的新模型。经过计算得到合适的系数,并与本文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与实验比较吻合的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赤藻糖醇、阿拉伯糖醇和木糖醇为储热材料的3种PCM串联组合储热单元的数值模拟研究,对3PCM单元内部子单元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能量和(?)分析的方法对进口温度和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串联3PCM单元比采用赤藻糖醇为储热材料的1PCM单元在储热过程有更高的传热率;(2)对3PCM串联单元中的PCM传热均可以分为3个阶段:固态显热主导、潜热主导和液态显热主导阶段;(3)提高流量和储热进口温度可以加快储热和储(?)速度;提高流量和降低进口温度会加速释热和释(?)速度;(4)循环热效率和循环炯效率随着储热时间的减小和释热时间的增大而升高。
【关键词】:相变储热 赤藻糖醇 热物性 有效导热系数模型 自然对流 实验研究 模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8
  • 第1章 绪论18-40
  • 1.1 引言18-19
  • 1.2 热能储存19-21
  • 1.2.1 热储热20
  • 1.2.2 热化学储热20
  • 1.2.3 潜热储热20-21
  • 1.3 相变储能系统21-26
  • 1.3.1 PCM的研究22-25
  • 1.3.2 相变换热器的研究25-26
  • 1.4 强化换热措施研究26-38
  • 1.4.1 增加换热面积26-30
  • 1.4.2 采用多PCM串联形式30-34
  • 1.4.3 添加高导热系数材料34-36
  • 1.4.4 采用封装形式36-38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38-40
  • 1.5.1 研究内容38-39
  • 1.5.2 技术路线39-40
  • 第2章 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40-60
  • 2.1 引言40
  • 2.2 热物性测试方法40-49
  • 2.2.1 DSC测量原理41-43
  • 2.2.2 热重分析原理43-44
  • 2.2.3 导热系数测量原理44-47
  • 2.2.4 粘度测量原理47-49
  • 2.3 相变储热实验方法49-55
  • 2.3.1 系统主要部件49-51
  • 2.3.2 测控系统51-53
  • 2.3.3 实验主要流程53
  • 2.3.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53-55
  • 2.4 数值模拟方法55-59
  • 2.4.1 物理模型56-57
  • 2.4.2 控制方程57-59
  • 2.5 本章小结59-60
  • 第3章 材料热物性测量和分析60-72
  • 3.1 引言60-61
  • 3.2 DSC测量结果61-63
  • 3.3 热重分析测量结果63
  • 3.4 导热系数测量结果63-68
  • 3.4.1 固态导热系数测量64-65
  • 3.4.2 液态导热系数测量65-68
  • 3.5 粘度测量结果68-70
  • 3.6 本章小结70-72
  • 第4章 赤藻糖醇储热特性实验研究72-96
  • 4.1 引言72-73
  • 4.2 相变储热可视化实验73-78
  • 4.2.1 实验系统和装置73-74
  • 4.2.2 石蜡可视化实验结果74-76
  • 4.2.3 赤藻糖醇可视化实验结果76-78
  • 4.2.4 小结78
  • 4.3 赤藻糖醇储热实验78-94
  • 4.3.1 重复性实验78-79
  • 4.3.2 储热过程传热分析79-83
  • 4.3.3 储热过程进口温度对传热的影响83-85
  • 4.3.4 储热过程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85-87
  • 4.3.5 储热过程压力对传热的影响87-89
  • 4.3.6 释热过程传热分析89-92
  • 4.3.7 释热过程质量流量对传热的影响92-94
  • 4.4 本章小结94-96
  • 第5章 串联式多相变储热数值模拟96-126
  • 5.1 引言96
  • 5.2 实验验证96-102
  • 5.3 串联式多PCM储热单元模型102-103
  • 5.4 串联式3PCM单元储热结果103-113
  • 5.4.1 不同时刻云图对比分析104-106
  • 5.4.2 传热过程分析106-109
  • 5.4.3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储热的影响109-111
  • 5.4.4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储(火用)的影响111-113
  • 5.5 串联式3PCM单元释热结果113-122
  • 5.5.1 不同时刻云图对比分析114-116
  • 5.5.2 传热过程分析116-118
  • 5.5.3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释热的影响118-120
  • 5.5.4 进口温度和流量对释(火用)的影响120-122
  • 5.6 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析122-124
  • 5.7 本章小结124-126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126-128
  • 6.1 主要结论126-127
  • 6.2 本文创新点127
  • 6.3 研究展望127-128
  • 主要符号说明128-130
  • 参考文献130-14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146-148
  • 致谢148-149
  • 作者简介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照亮;自动跟踪储热传导式多功能太阳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6期

2 爱群;;可用于建筑节能的相变储热材料[J];中国建材;2008年05期

3 朱教群;李圆圆;周卫兵;林宁;陈艳林;;储热混凝土单元设计与储热模拟[J];节能;2009年01期

4 德松;固体 相变 储热[J];太阳能;1988年02期

5 赵长颖;;编者按[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6 王剑锋,高广春,欧阳应秀,陈光明;组合相变材料柱状储热单元的储热特性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1年02期

7 王永川,陈光明,洪峰,张海峰;组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太阳能供暖系统[J];热力发电;2004年02期

8 李金;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玉全;叶子申;陈炼;王含;;试验台架中的金属结构储热释放比例分析[J];节能技术;2011年06期

10 唐钰成,郑瑞佩;相变储热材料的量热研究[J];太阳能学报;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长颖;;相变及热化学储热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2 李传常;杨华明;;天然矿物制备太阳能复合储热材料[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唐汝宁;王金萍;;跨季节性太阳能显热储热系统的研究[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丁玉龙;;储热研究的进展[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5 姜全武;葛志伟;金翼;黄云;丁玉龙;;储热材料检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6 冷光辉;叶锋;葛志伟;秦月;姜竹;黄云;丁玉龙;;微结构复合储热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7 王恩宇;齐承英;杨华;张慧川;吕延松;;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正斌;甘雪菲;杨洁;伊松林;;石蜡相变储热管放热时间的理论预测与验证[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观生;王波群;张仁元;李风;张莉;麦志豪;;金属相变储热材料铝硅合金储热特性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兴祥;高希银;韩娜;唐孝芬;;熔融制备储热调温丙烯腈共聚物纤维[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永新;大棚用上储热袋[N];市场报;2002年

2 江海;今冬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李娜;南工大研制出纳米复合储热建筑新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江海;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农资导报;2013年

5 ;纳米复合储热建筑新材料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晨风;研究发现海洋成地球“储热器”[N];中国海洋报;2012年

7 本报通讯员 王锦慧 冯月静 记者 周迎久;夏天储热冬天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艺斐;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文彬;复合型反射储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2 董静;基于Al-Si-Cu-Mg-Zn合金的高温储热材料优化设计与储热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单群;基于可逆吸放氢过程的镁基材料储热性能及储能装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双双;高温多孔质相变材料制备与热管式储热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圆圆;太阳能热发电用储热混凝土的制备与储热单元模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马涛;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张晓燕;改性石蜡相变储热材料热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徐芬;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储热油罐容量的极值搜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7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597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