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锅炉管壁厚电涡流检测解析建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17-08-02 22:00

  本文关键词:锅炉管壁厚电涡流检测解析建模与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无损检测 锅炉管 壁厚检测 解析模型 有限元分析 线圈阻抗


【摘要】:高温高压、多烟气的工况,使得锅炉管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产生裂纹和腐蚀穿孔等缺陷,加之流动加速腐蚀(Flow Accelerated Corrosion,FAC)的存在,极易导致有效壁厚的减薄,从而发生失效、爆管,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在役锅炉管件壁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无损检测。根据锅炉管的结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直管段和弯管段,分别进行电涡流无损检测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锅炉管直管,建立了其圆柱型检测线圈电涡流检测的解析模型。首先基于经典的Dodd-Deeds模型,通过Maxwell方程组和电磁场边界条件,建立了矢量磁位A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然后基于分离变量法,解得含三角函数和修正贝塞尔函数的方程解;接着采用Cheng提出的矩阵迭代方法,将所得解中未知系数的求解扩展到任意层,从而建立了多层直管导体的积分形式解析模型,并给出了利用其进行指定层数计算的实例;最后通过该模型,推导了锅炉管直管电涡流检测线圈感应电压及阻抗的积分形式解析表达式。2.针对所建立积分模型求解方法上的困难,建立了锅炉管直管电涡流检测级数形式的解析模型。首先使用截断区域展开式法,将求解范围限定在一定半径的圆柱区域内,从而将无穷积分变为无穷级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叠加原理,建立多层导体多匝线圈电涡流检测的级数形式解析模型;接着使用MATLAB编译了多层导体模型的计算程序,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使用所建立的多层模型,推导了锅炉管直管电涡流检测级数形式的解析解。3.针对锅炉管弯头复杂的曲面结构,建立了锅炉管弯头电涡流检测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首先介绍了ANSYS的常规求解步骤及其电磁场模块的具体使用方法;然后使用SOLID97三维电磁场分析单元,建立了放置式探头、90°弯管以及空气层的有限元模型;最后研究了弯管内外侧曲面对于检测线圈阻抗的影响。4.搭建了电涡流检测实验平台,对直管解析模型、弯管数值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搭建了基于NI公司的PXIe系统的信号发生、接收和处理模块;然后设计制作了包含滤波电路的前置放大模块,并介绍了该模块电路的功能。最后通过各模块的连接、整体调试,完成实验平台的搭建,并对上述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锅炉管电涡流检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有助于电涡流检测技术在工业管线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 锅炉管 壁厚检测 解析模型 有限元分析 线圈阻抗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课题概述9-11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课题的提出9-11
  • 1.2 无损检测概述11
  • 1.3 导电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11-14
  • 1.4 锅炉管涡流检测国内外研究概况14-17
  • 1.5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17-19
  • 第2章 锅炉管直管电涡流检测积分形式解析模型19-31
  • 2.1 引言19
  • 2.2 积分模型的建立19-28
  • 2.2.1 基本模型的建立19-23
  • 2.2.2 已知层数导体计算实例23-28
  • 2.3 积分形式下单层锅炉管电涡流检测计算实例28-30
  • 2.4 小结30-31
  • 第3章 锅炉管直管电涡流检测级数形式解析模型31-40
  • 3.1 引言31
  • 3.2 空气中线圈的级数解析模型31-35
  • 3.2.1 空气中单匝线圈的级数解析模型31-34
  • 3.2.2 空气中多匝线圈级数解析模型34-35
  • 3.3 单层导体多匝线圈的级数解析模型35-36
  • 3.4 多层导体多匝线圈的级数解析模型36-38
  • 3.5 多层导体模型计算与结果对比38
  • 3.6 级数形式下单层锅炉管电涡流检测计算实例38-39
  • 3.7 小结39-40
  • 第4章 锅炉管弯管电涡流检测的数值仿真40-49
  • 4.1 引言40
  • 4.2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简介40-42
  • 4.2.1 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40-41
  • 4.2.2 有限元方法的求解步骤41
  • 4.2.3 ANSYS软件的电磁模块41-42
  • 4.3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2-43
  • 4.3.1 建立模型42-43
  • 4.3.2 网格划分43
  • 4.3.3 加载与求解43
  • 4.4 仿真结果分析43-48
  • 4.5 小结48-49
  • 第5章 实验平台搭建和研究结果验证49-56
  • 5.1 引言49
  • 5.2 实验平台的总体构成49-53
  • 5.2.1 控制与分析模块50-51
  • 5.2.2 信号放大模块51
  • 5.2.3 探头和信号调理模块51-53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53-55
  • 5.4 小结55-5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6-58
  • 6.1 全文总结56-57
  • 6.2 研究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附录1 级数解析模型的部分求解程序63-65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广武;任广斌;;基于涡流检测原理的便携式钢板检测仪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宋京伟;郭云;孙栋;;塑料制品的电磁涡流检测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5期

3 林发炳;;变阵涡流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J];无损探伤;2012年05期

4 曹钊滨;宋文爱;杨录;李文强;;桥式涡流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03期

5 单为民;;电涡流检测灵敏度的探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6 游凤荷,刘晓慧,陈麦秀;温度对涡流检测的影响及其抑制[J];无损检测;1997年10期

7 吴伯铭,陈浩时,胡静霞;检测速度及其稳定性对涡流检测的影响[J];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吴干林;涡流检测头尾信号切除新方法[J];无损检测;2001年02期

9 吴步宁,梁玉红,陈志祥;涡流阻抗图的傅里叶描述和分析[J];无损检测;2001年09期

10 ;一种管道智能涡流检测信号网络处理系统[J];热力发电;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明;徐彦霖;刘宝;;涡流检测的数值模拟与缺陷定量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2 刘颖;徐彦霖;王增勇;;ф3以下奥氏体不锈钢管材的涡流检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3 齐建堂;李晓明;;某产品喷管件过烧的涡流检测研究[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4 范孟豹;黄平捷;周泽魁;;涡流检测中阻抗信号的分解技术[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婵;李泽;;管材超声波-涡流检测一体化研究[A];陕西省第十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姚;;旧钛换热管涡流检测[A];2007'湖北·武汉NDT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宝;徐彦霖;王增勇;孙朝明;;涡流检测探头的实验优化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8 徐彦霖;;小直径导管的涡流检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9 叶波;黄平捷;周泽魁;;涡流检测探头提离变化对阻抗的影响及消除技术[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平捷;吴昭同;严仍春;;多层厚度电涡流检测阻抗模型仿真及验证[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金贵;无缝钢管超声涡流自动检测方法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2 吴德超邋 孟庆宝 本报记者 侯静;科技助他擦亮“探伤眼”[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波;多层导电结构深层缺陷电涡流检测和定量化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黄平捷;多层导电结构厚度与缺陷电涡流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高军哲;多频涡流无损检测的干扰抑制和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康中尉;基于场量测量和频率扫描技术的电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王晶;涡流检测裂纹的反演模型优化及深层缺陷检测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范孟豹;多层导电结构电涡流检测的解析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丁建军;基于VI的钢球表面裂纹电涡流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嘉凯;基于C#的涡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彭旭钊;钢管涡流检测系统设计及孔类缺陷辨识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3 刘淑泉;涡流激励下电磁声发射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4 厚康;薄板电阻焊焊缝缺陷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猛;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新型涡流探头的设计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6年

6 李庆卓;无缝钢管涡流超声波联合探伤装置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王星;涡流检测系统与缺陷信号处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海超;锅炉管壁厚电涡流检测解析建模与仿真[D];湘潭大学;2016年

9 徐涛;基于阻抗分析法的电桥式涡流检测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10 刘光辉;涡流检测信号模拟软件及前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11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11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