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柴油机颗粒物中可溶有机物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4 14:35

  本文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柴油机颗粒物中可溶有机物组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内燃机 柴油机 低温等离子体 可溶性有机物 气质联用


【摘要】:根据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理论,设计出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发生器。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NTP技术对柴油机颗粒(PM)中可溶有机物(soluble organic matter,SOF)排放的影响。利用微孔均匀沉积冲击式(microorifice uniform-deposit impactor,MOUDI)系统对NTP技术作用前后的PM进行取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PM样品进行检测,分析PM样品中SOF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TP作用后SOF中烷烃类的质量分数显著降低,由42.57%降到14.49%;有毒物质的质量分数也有所降低,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分别由原机的4.50%和8.86%降至1.72%和3.83%;此外,C26~C44的质量分数降低,C23质量分数升高。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关键词】内燃机 柴油机 低温等离子体 可溶性有机物 气质联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606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32271100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苏政办发〔2011〕6号)
【分类号】:TK421
【正文快照】: 柴油机PM中SOF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采用0 概述NTP技术降低PM排放提供试验依据。与同功率的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1 试验部分经济性、动力性和耐久性,在动力装置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3]。柴油机的有害排放主要为氮氧化物(NOx)和颗1.1 试验仪器及装置粒(P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远盛;柴油机的明天——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J];上海汽车;2001年09期

2 冯国胜,张玉申,张幽彤,张伟,吴利军,张玉舫;柴油机排放污染的净化[J];内燃机工程;2002年01期

3 ;附录《柴油机》2002年总目次[J];柴油机;2002年06期

4 王万利,宋钧,周校平,黄震;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控制技术分析(一)[J];内燃机;2002年04期

5 王万利,宋钧,周校平,黄震;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控制技术分析(二)[J];内燃机;2002年05期

6 黎清;怎样减少柴油机冒黑烟[J];浙江农村机电;2002年02期

7 许锋,杨晓英,杜宝国,潘贵成,隆武强,冯立岩;柴油机燃用乙醇复合柴油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董以敏 ,郭连振;国内外柴油机文献题录[J];柴油机;2003年01期

9 黄伟建,黄伟力,王飞;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置[J];中国农机化;2003年06期

10 ;附录《柴油机》2003年总目次[J];柴油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江;;柴油机可见污染物的排放特点及测量方法[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卓松芳;;针对城市公交车辆开发的6112增压中冷欧Ⅱ柴油机[A];新世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王达文;张宝诚;李翠华;;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简明预测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刘欣;刘志勤;;降低直喷型柴油机的排放[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洪娟;马其华;;柴油机欧Ⅳ、Ⅴ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严采娟;远莹莹;肖荣;范国梁;;快速萃取法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化合物[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振锋;黎苏;孟凡举;周晶晶;钟铭;;柴油添加尿素水溶液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泽;美大力推行清洁柴油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刘林森;美国打响清洁柴油机“战役”[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辛文;我国柴油机产业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4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柴油机排放检测创新高[N];中国船舶报;2007年

5 缪孔文;杭发率先推出国产欧Ⅱ柴油机[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华讯;柴油机总体水平有待提高[N];中国物资报;2000年

7 记者 张银炎;沪江公司去年柴油机排放检测超百台[N];中国船舶报;2011年

8 南京汽车研究所 钱裕尧;对柴油机排放不应苛求也不能放任[N];中国汽车报;2000年

9 路明远;柴油机轿车的优劣[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刘蔚;新技术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军;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的SCR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金武;HSDI柴油机雾化与排放特性瞬态多维建模和数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峰;柴油机低温燃烧过程中多环芳香烃生成机理的构建及多维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登攀;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的台架试验和醇气混合过程数值模拟[D];江苏大学;2011年

5 刘少华;柴油机燃用BED多组份燃料的燃烧过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韩文赫;基于多谱协同分析方法的D/INTP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7 杜宪峰;柴油机振声信号特征提取与低振声机体结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田硕;柴油机ISG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优化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王攀;NPAC技术降低柴油机NO_x和PM排放的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郑尊清;采用EGR结合DOC实现柴油机低排放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洋;柴油机排放计算方法的改进与误差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张恩民;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控制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李茂永;柴油机柴油/乙醇在线混合自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神圣;车用六缸柴油机性能模拟及实验[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5 郭振杰;轻卡柴油机含氧添加剂降低排放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6 何喜朝;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程报;柴油机EGR掺氢燃烧及柴油废气重整化学动力学建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左光鑫;乳化型混合柴油制取及柴油机台架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张海滨;车用重型国Ⅳ柴油机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张武;非平衡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0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20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